信陽市羅山縣第二實驗小學和我們一樣,也是區(qū)級第二小學。可我們來到他們校園,便有一種不一樣的感覺。從校園的總體規(guī)劃到走廊,班級的建設,文化無處不在。濃郁的文化氛圍,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尤其是他們的樓梯文化,美觀又實用。沿著樓梯走道上行、下行,我們可以瀏覽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的精彩章句、中外名人名家的勵志之言以及上下樓梯應注意的安全用語、消防警告語等。在一樓的樓梯角都設有一個開放型的、小小的借書吧,陳列上孩子們喜歡看的一些書,可供孩子們在課間閱讀。這個設計很人性化,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可謂匠心獨具。凡是孩子們需要的都是我們教人要努力做到的。他們的走廊文化也很美,大致有高、下兩部分組成:高高高在上的是房梁上的文化,下面輔之與墻壁文化,主要是教室的外墻以及對面的走廊圍墻,這些美麗的圖案與醒目的標語給我們打造了一個立體的文化空間。當然,最值得我們班主任學習的是他們的班級文化。教室內外的墻壁都被他們有效的利用上了,分割出不同的版塊,賦予不同的教育教學內容。雖然在總體設計上,他們風格一致,統(tǒng)一在教室門口懸掛校長寄語、班主任寄語,在班級內部批出一塊班級公約專欄。但是在其他板塊,每班有各自的特色,各的的主題。有的側重于展示學生各科作業(yè),有的側重于展示學生的書法與繪畫作品,有的側重于展出學生優(yōu)秀的習作,有的則側重于給學生一種精神上的引領等。
以上是我對羅山縣第二小學的總體印象,由此我想到他們的管理工作,可謂用心、用情,又用力!他們在用心管理這樣一所大型縣級學校,用心規(guī)劃學校的一樓一室,一梯一墻,用心打造適合孩子學習和生活校園環(huán)境,所以學校才這么美;他們對自己的學校傾注了一腔深情,若無對學校深深的愛就不會這么用心去美化她、去裝扮她,去注重規(guī)劃她的每個細節(jié),他們把學校當成了自己的家!剛才我已經說過,走進這個校園,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這個不一樣的感覺是需要用力來打造的,是需要付出實際行動來經營的。春播秋種,春華秋實,沒有付出就不可能有收獲,沒有努力就不可能有成就。老師們,今天我們丟下自己的課堂,來到羅山縣第二實驗小學,我是來學習的。學習是我們此行的第一要義。置身這樣一個環(huán)境,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學到什么?悟到什么?回去后能做到什么?值得每一個人深思。我希望大家能就此次學習談一談自己的心得體會,談一談自己本班文化建設工作的一些設想與規(guī)劃。我們的談話重在交流,重在商榷,重在探索管理班級的新路徑,不限時間,大家盡管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