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文君是四川臨邛縣人,父親卓王孫是城內有名的富商。卓文君一降生就是個天生麗質的千金小姐,并且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知書達理,舉止優雅,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可以說是才貌雙絕,在蜀地也是小有名氣。
但是優秀的卓文君的命運不佳,第一次婚姻就趕上老公早死,年紀輕輕就開始守寡。卓文君的父親就準備再給卓文君說一門親事。
巧合的是此時的司馬相如正在好友王吉家住,王吉就在臨邛縣當縣令。
王吉把司馬相如安排在驛站,每天親自去看望,給了司馬相如非常大的面子。起初,司馬相如還見見王吉,后來干脆閉門謝客。但王吉仍然天天來訪,非常恭敬。這件奇事就在當地傳開了,卓王孫就想見見縣令的貴客,同時也想看看這位貴賓是否能成為自己的乘龍快婿。
卓王孫就和王吉商量,辦了一場宴席,并邀請了司馬相如。宴請當天,王吉提前到場,卓王孫家高朋滿座。按照當時的規矩,所有的陪客都到齊,之后再去請主賓,這是最隆重的禮節。卓王孫就派人去請司馬相如,他先是推辭說自己身體不好,不能前往。眼看宴席要泡湯,王縣令就親自去請,成功地將司馬相如請來了。
氣度不凡的司馬相如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賓客。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王吉就請相如撫琴,司馬相如就彈了那首非常有名的曲子《鳳求凰》,結果技驚四座,贏得了大家的稱贊。
在珠簾屏風之后的卓王孫看到司馬相如風度翩翩,一表人才,便心生愛慕。司馬相如的一曲《鳳求凰》更是打動了卓文君的芳心。
宴會結束后,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相見,對卓文君表達了愛慕之情。文君聽了司馬相如的告白,便認定他就是那個值得托付一生的人。兩人海誓山盟之后,就連夜私奔了。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私奔后,回到了司馬相如的成都老家。但是卓文君一到司馬相如家就傻眼了,司馬相如的家,其實是一座空蕩蕩的破房子,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但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卓文君還是和司馬相如留了下來。
但是日子過得簡直苦不堪言,兩個人沒過多久就受不了了。思來想去,最后決定還是回臨邛吧,即便找人借點錢,也比在成都受苦要好。就這樣兩人回到了臨邛。
回到臨邛后,司馬相如變賣了家當,開了個酒館。卓文君當壚賣酒。司馬相如一身小二打扮,像下人一般,每天忙里忙外。
卓王孫得知這件事了,羞氣交加。氣的是司馬相如騙走了自己的女兒,而且縣令還當了“婚托”。羞的是氣卓文君不顧禮儀,不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私定終身。
但是不管怎樣說,卓文君還是自己的女兒,卓文君又死心塌地地跟了司馬相如。沒辦法,卓王孫給了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童仆100人,錢100萬,還有一大批嫁妝。之后,司馬相如又帶著卓文君連夜跑路了。
得到了卓王孫的資助后,司馬相如夫妻倆的經濟狀況大為改觀。不久之后,司馬相如時來運轉,漢武帝召見司馬相如進京。原來,漢武帝愛好辭賦,讀到司馬相如的《子虛賦》,被他的文采所折服。
司馬相如興沖沖地來到京城,給漢武帝寫了一篇《上林賦》,武帝大悅,下令讓尚書負責給司馬相如提供筆札。司馬相如一舉成名,被任命為做郎(文學侍從),從此走到人生巔峰。
司馬相如發跡之后,漸漸耽于逸樂、日日周旋于脂粉之間,最后竟要納妙齡女子為妾。卓文君忍無可忍,作了一首極富盛名的《白頭吟》,呈遞相如。
司馬相如看到這首《白頭吟》后,羞愧難當,就斷了納妾的想法,和卓文君恩愛如初,白頭不相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