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別之后,二地相思。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曲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君怨。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倚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紅死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恨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第一次見到這篇作品,是上小學時在一本作文選上,其中有一章節附錄里提到了文字游戲,說是西漢時期的才子司馬相如在當官后,想拋棄糟糠之妻卓文君,卓文君就寫了以上這首詩寄給丈夫,司馬相如看后羞愧萬分,遂同妻子和好如初。
當時對他們的事跡不了解,多年之后再次讀到這首詩,才漸漸地去探尋這段往事。那是一個我行我素的女子在挽救愛情,對一個人的癡心,叫她只能化解悲憤,轉而冷靜地剖析。可終歸,一把利刃已在心上狠狠剜了一刀。
寫這首詩時,不知卓文君心里怎么想,但可以確定的是,她還愛他。不然,憑她卓家富可敵國,還怕找不著丈夫,后半輩子無依靠嗎。
在十七歲那一年,她出嫁了,不料夫君卻在相處短短半年后就撒手人寰,花一般的年紀,卻守了寡。她跟他的生活是否幸福,史書并未記載只言片語,而她的傳奇,卻是在另一個男人出現后。
他是司馬相如,漢賦四大家之一,因仰慕戰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藺相如,于是取名相如,字長卿。彼時,他還只是一個落魄文人,新主病卒,縱然滿腹經綸,學富五車,也無施展之地。生活貧苦,不得已前來投奔昔日好友臨邛縣縣令王吉。
卓文君父親卓王孫乃臨邛縣首富,一次卓王孫設宴,司馬相如便隨王縣令而來。席間眾人都想見識見識這位聞名天下的才子風華,于是在眾人的邀請下,司馬相如便決定為大家撫琴一曲,所用的琴也非一般,那是梁孝王贈予的綠綺琴。所有人端坐,注視著前方的翩翩公子,屏息靜氣,等待著從指間散出的妙音。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游四海求其凰。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香艷淑女在蘭堂,室邇人遐毒我腸。
何緣交頸為鴛鴦,相頡頏兮共翱翔。
鳳兮鳳兮從凰棲,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體必和諧,中夜相從別有誰?
——《鳳求凰》
司馬相如彈奏的便是這曲款款深情的《鳳求凰》,琴音戛然而止時,滿座叫好。而當時卓文君就躲在屏風后面,這一曲聽得她心花蕩漾。她從未有過這樣的感覺,再偷偷地看一眼那個彈琴人,更是激動不已。他的才名,她早有耳聞,今日一見,沒想到還是一個如此英俊的男子。
宴席上彈奏一首情曲,別人聽不出來,可同樣精通音律的卓文君會不曉其中深意嗎?
她,心動了……不過,她知道父親絕不會同意這門親事,那么,就只有作罷,一切只是她癡心妄想。但卓文君不比其她女子,她大膽而坦率,既然喜歡就要去爭取。她不再考慮,愛情的魔力讓她不顧一切,她決心要跟那個一眼看中的男子在一起。
于是,她收拾細軟,悄悄來到司馬相如住處,跟他互通心意后,兩人連夜趕回相如老家成都。這就是文君夜奔的故事,千載之后仍為人津津樂道。
真是不得不佩服卓文君行事的果斷,跟一個才見過一面的男人就敢跑路,莫非這就是知音的力量嗎?
到了成都后,文君才知曉相如家徒四壁,不得不典當首飾度日。雖然如此,他們依舊過得很開心,日日飲酒賦詩,撫琴消遣。然而正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再怎樣美好的愛情,在柴米油鹽面前也得低頭,日子一天天過去,文君的首飾也快典當光了,這樣美好的日子撐不了多久了。
千金之軀難道要為了生計去給別人打雜嗎,這樣的日子卓文君是不敢想象的。于是一番商量后,她和他決定回到臨邛,而這其實是卓文君使得一個計謀,考驗的正是卓王孫的舐犢之心。
兩人變賣了成都的房屋車馬,在臨邛開了一家酒館,而且正對卓家家門口。卓文君脫下華麗的衣飾,換上布衣金釵,親自當壚沽酒。而司馬相如也圍上布裙,跟伙計們一起洗碗。
這件事很快就傳開了,富家千金在市井賣酒,而且還是個跟人私奔了的千金,對方又是名動天下的大才子司馬相如。一時間,不少人紛紛來到酒館,小小的酒館門庭若市。
卓王孫在得知文君私奔后,就已發下狠話,絕不會給他們一分錢。當聽到文君相如當壚沽酒的事,更是氣急敗壞。可氣也沒用,事已至此,還能如何。卓王孫思前想后,再加上親朋好友的相勸,最終還是勉為其難地接受了這個女婿。
他給了他們一百萬錢,一百名奴仆。知父莫若女,這出計謀,卓文君贏得漂亮。
而司馬相如的好日子,也即將到來。漢景帝駕崩,武帝即位,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也喜好詞賦。一日偶然讀到了司馬相如的《子虛賦》,驚為天人,直嘆道可惜沒能和此人生在同一時代。這時身邊有人說道“此人正現居成都”,武帝大喜過望,忙派人去將司馬相如接來。
到達長安,覲見武帝后,相如不失所望,在陪同武帝狩獵時獻上了文辭華美,氣勢磅礴的《上林賦》,武帝拍案叫絕,立馬拜司馬相如為郎官。
魯迅的《漢文學史綱要》提到過這樣一句話:“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
官場得意,送禮掐媚之人絡繹不絕,此時的司馬相如意氣風發,哪里還記得遠在成都的妻子還日日夜夜思念他回去。
百思想,千系念,終于盼到了那封家書。可信中只有十三個字,寥寥十三字,卻叫她淚如雨下。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唯獨缺了一個“億”,聰慧如文君,一看便知他對她已“無憶也無意了”。他忘了,他什么都忘了,忘了曾經她為他不顧禮義廉恥,連夜私奔;忘了為他千金之軀卻當壚沽酒;忘了曾經他們在一起的幸福生活。
文君心如刀絞,但即便如此,她也絕不哭哭啼啼。她用她曠世才情寫了一首《怨郎詩》,寄給司馬相如。她不想就這樣離開他,這個男人,曾經是她不顧一切去愛的。最終,司馬相如反悔了,看了回信,驚嘆于妻子的才華橫溢,慚愧自己的薄情,于是快馬加鞭回到文君身邊,不再分離。
似乎,卓文君贏了,她用她的才情挽回了一段愛情。當真實現了期許的愿望,得一心人,長相廝守。
可我總覺得,她是一個失敗者,司馬相如是回來了,可他曾有過二心,那是無法抹滅的,倘若卓文君只是一個平凡女子,沒有那封回信,那司馬相如是不是就不會回來了。
這無人說得清,唯一可以說清的是,他沒有她愛的深。
何瀟湘 20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