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我背著空空的書包,逃出名為日常的監牢,忘了要長大,忘了要變老,忘了時間有腳 。”
有些朋友就像老師一樣,相處中,點出自我身上的盲點。也許當時并無多大的感受,但過后想起,如若不是當初你的陪伴與點撥,我該走多少的彎路。
初中的那次轉學,改變了我很多。雖然此前的生活中,我習慣獨來獨往,但其實身邊總是有朋友的。雖然時而自卑敏感,但總歸有個好成績作為遁甲。
但轉學后,有將近1個多月的時間,我在學校里是無人說話的。且成績無論我怎樣努力,也只能堪堪維持中等偏上一點點。
于是人生地不熟,加上成績的退步,加上自我的封閉。我變得愈發的沉默,自卑。
到了高中,我希望可以有個新的開始。我真的做到了,變得很逗,也從來不會說不。算是現在有些人很抨擊的“老好人”那樣。沒有原則,滿足他人要求。但我知道,這只是假裝,假裝很好,但心里委屈。
最讓我頭痛的一件事情是,我們學校外面有一家奶茶店,生意特別好。尤其到了秋冬時間。大家唧唧囔囔的堆在一起。并沒有排隊。純靠大嗓門,個子高才可能先拿到。
但我完全沒有優勢,我個子不高,聲如蚊子。于是總會被擠到崩潰也還是得半小時后,才能買到。
那時有同學就拜托我幫忙給他們帶,剛開始是一個同學后來是n個同學,他們的說辭都是一樣的,你帶一個也是帶,帶兩個也是帶,幫忙一起了。
我不敢說“不”,現在想來是那時的自己害怕被人討厭。
害怕回到初中時那樣,沒人看到我。
于是就算犧牲掉我的學習時間,我也在那里乖乖排隊。即使無數次想對他們說,我不想再幫他們帶奶茶了。我都在快要說出口的情況下默默的又幫他們打了一次。
直到我的同桌,在我不斷的自我嘟噥中,給我遞了一張紙條。“你可以試試拒絕今天他們要你帶奶茶的要求”
我回說,“我怕他們不開心”
“他們不開心又怎樣?”
我一愣,回“不開心了我們不就不能當朋友了”
“你現在每天都委屈不開心,他們都不知道,你覺得這樣就是朋友嗎?”
我“。。。。。”
我抬頭望了下她,她用眼神安撫了一下我。我瞬間領悟到了。如果自己不舒服了,那這段朋友關系一定是有問題的。
因為真正好的關系是,呆在她們身邊,越來越相信自己,而不是越來越猶豫,擔心,恐懼,害怕。
友誼也是如此。
那一瞬間我知道了我的問題所在,我太害怕被人討厭了。也沒有說不的勇氣。虧我是讀著《簡愛》長大的。把不卑不亢的自由靈魂丟掉了。只是為了被人認可。可最應該認可自己的其實是自己。
于是我思索再三。終于做了一個決定。下課后去奶茶店,買了好幾杯奶茶。我進教室的時候,看到了同桌失望的眼神。
但接著,我把奶茶分給那些同學,聲音輕輕的但很堅定的說:“因為現在天氣變冷了,然后買奶茶的人實在太多了。我之后不想再給你們帶奶茶了,我實在擠不上前且花費我太多時間了。這杯奶茶請你喝,不好意思了。以后請你們自己去買奶茶了。”
然后不看他們呆愣的表情,回到了座位,遞了一杯奶茶給我的同桌,真誠的說了一句“謝謝”
當然,此后有一些人會在背地里說我小氣,不幫忙,但我也不生氣,因為其實這樣的他們也并不是我的朋友。
也是從那時開始,我開始設立自己的邊界,開始學會說不?
開始明白,一段關系,雙方的舒適最重要。
也開始明白,當發現了問題時,如何勇敢的去想辦法解決。
而不是一邊心里抱怨委屈,但行為上沒有半點表示。
更明白,所謂真正的接納自己,是接納自己本真的存在。無論是好的或者不好的那面,就像考了60分的自己,不是安慰自己說可以考到100分,而是真正知道自己考了60分且知道未來要去無限逼近100分。
而后去努力。
此后,我和我的同桌成了好友。有她在身邊,或者直到現在只要想到她,我都覺得一陣溫暖。
如師在側,如友在鄰。這是我最喜歡的人與人的關系。
人海中總有一段好的緣分,陪伴著成長,遇見就是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