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視唱練耳這一學科不單單只包括看譜即唱和聽覺訓練這些技術要素,而有更深層次的內涵,從其本質上看,視唱練耳的學習是學習者對音樂的聲音概念、表達方式、種類、區域、語匯語法、審美取向、哲學宗教等一系列文化屬性獲取積累的過程。
? ? ? 黃翔鵬先生曾說:“對西方曲調的掌握已達較高水平,并能克服較大難度的學生,反而在程度較淺、難度不高的中國曲調上發生記譜或聽寫的錯誤。原因是因為不甚習慣于五聲為核心的旋法和大跳的音程,導致調性的錯誤判斷。”
? ? ? 就中國民族音樂與西洋音樂相對比來說,在視唱西洋音樂素材時,要求視唱者必須嚴格按照譜例的標記演唱,不能隨意改變樂譜的任何一處;而我國的民間音樂在其長期演變與傳唱的過程中,由演唱者自主“潤腔”的情況隨處可見,這也正是民間音樂特色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視唱民間音樂素材時,演唱者可以根據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自主加入一些潤腔和裝飾音,以求更好地體現民間音樂風格。由此可見,音樂的不同表達方式也是不同地域文化屬性與內涵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