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往往會有許多不經意間的瞬間,通過他人的指尖,觸碰到我們心里最柔軟的部分,霎那間,溫了我們的心。
(一)
那是一次國慶節放假旅游,我和漠北在北京郊區古北水鎮附近的一個村落游玩,她在采花籽,我在野花中拍照,走出來時,衣服上全是草刺。
這時,有一個中年婦女騎著一個小三輪車過來,車上有各種水果。我們走過去,邊看邊詢問價錢。阿姨說,她從七十里外的另一個山區過來,這些棗、核桃和梨,還有蘋果都是自家種的。她邊說著,邊自然地蹲下來,閨女,你看你這腿上都是刺,別動啊。接著,阿姨開始給我擇刺,這種刺不能直接拔,那樣反倒弄不下來,這都是有方法的。阿姨邊擇邊耐心地說著。
這一刻,我突然感覺到一種母親的溫度,通過阿姨的指尖,傳進我的心房。
阿姨接著說,她前幾年出過一次車禍,僥幸活了過來,但腦子不好使了,而且動不動就發脾氣,控制不住,時間一長,老伴和孩子都不愿意和她講話了。所以她沒事就拉著水果到處去賣,走到哪里,高興了就在某個地點待半天。
隨后,我和漠北把阿姨車上那些歪歪扭扭、沒有加工過的水果,每一樣都買了一些,連價錢也沒問。
這個秋天,我從一個素不相識的賣水果阿姨那里,感受到了溫度。現在很多人都在說人情冷漠,可到底是世態炎涼,還是大家封閉了自己的內心?
(二)
公司附近有一個東北小飯館,主營水餃,另外還有麻辣串和家常菜,跟其他的小飯館沒有太大差別,也不起眼。小飯館一共有10張桌子,每到飯點,人滿為患。因為價錢適中,飯量大,我經常光顧。
某一天,我又要了一份炒餅和一盆白菜土豆湯,付費時,我照樣給了他22元,老板說18元,隨即退了四元給我。我說原來怎么收22元呀?老板云淡風輕地說,我觀察你幾天了,你每次都吃不完,今天給你做了一個小份。我瞅了一眼菜單,根本沒有大小份之分。
原來是老板酌情給我減了飯量。那一刻,在我收下老板退回的四元錢時,一種溫度蔓延開來:先做人,后做事,再利益的水到渠成,卻在這一動作里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這個冬天,我從一個小飯店老板那里,感受到了溫度。現在都說無商不奸,可到底是一竿子打倒了一片,還是自己從未體會到小本生意人的艱辛與無耐呢?
(三)
公司有一位50多歲的出納,同事都尊她為李老師。每次籌備新聞發布會時,李老師不管看到誰就會上前問,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嗎?然后,在活動中總是自愿地擔當一些跑腿的工作,去買水果或者給茶杯里放茶葉,這些看似細小,卻耽誤時間的工作,李老師都是在不動聲色中完成。讓大家省去很多心思。
但李老師最拿手的好戲卻是在你報銷的間隙,把你拽過來,在你的后背和肩膀上一頓按摩和錘打。無形中,一種舒解壓力的溫度在辦公室彌漫開來,直抵疲憊的心田。
現在很多人都說職場如戰場,人心不古,江湖險惡。可是,我們自己在職場中,有沒有主動伸過一雙溫暖的手,去完成彼此的照亮呢?
(四)
我是河北人,愛吃面食。有一次,在一家山西面館吃面,等飯的間隙,對面落座了一位女食客。我一直斜座在桌旁,看著外面的陽光。
飯來了,正好有一個電話進來,我邊接電話,邊伸手去取桌邊的筷子。這時,對面的食客,已把筷子遞到了我面前。這一動作沒有久經職場的馬屁,沒有討好,自然而妥貼,我謝過她,開始埋頭吃飯。這種為她人方便的瞬間,溫了我的飯,照亮了一個唯美的日常。
我們每天都在經歷著不同的遇見。有時在路上,還會遇到超車和擠車,當我們指責他人時,自己有沒有伸出過溫暖的手勢,去完成彼此的方便呢?
在鋼筋水泥的城市,你有沒有被日常里不起眼的小浪花打動過,那些看似微不足到的一個動作,雖不能驚天地,亦不能泣鬼神,但足以慰風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