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以此紀念我參加的自虐派黃埔一期活動。
2017年7月20日,我參加了弗蘭克老師的自虐派黃埔一期的21天打卡活動,雖然時間不長,但正如自虐派的主旨“對自己狠一點,再狠一點,用一年的時間,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我正在努力成為有故事的人的路上。
一、主動成長就是自己對自己負責
對一個社群而言,首先是要基于同好才能運作。所以,弗蘭克老師在第一天就對我們黃埔一期開始了第一次分享,將自虐派的理念傳遞給每個成員。
正如上面的思維導圖所呈現的,弗蘭克老師在分享完自己的經歷之后,就得出了關鍵的結論:成長只能是你對你自己負責,我不對你負責。
對此,我的感受非常強烈。在自虐派里面,沒有人會監督你打卡,沒有人會監督你輸出讀書筆記,只有自己對自己負責。一旦你不對自己負責,那么就只能被踢出群去。
而我們也可以想一想,在我們的成長之路上,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或者領導下屬可以對我們自己的成長負責嗎?
答案是……對,沒有人可以為你的成長負責,只有你自己。
所以,自虐派的規則是這樣的:
這個規則最開始我也覺得挺自虐的,但后面才發現:只有對自己狠點,才能讓自己成長。
所以,我開始了自己的打卡行動:
堅持了21天之后,最后一天是這樣的:
通過自己對自己負責,我堅持了21天打卡,并且每天持續輸出66字以上的心得感悟,也算是最小化輸出。
除了最小化輸出外,我還跟隨弗蘭克老師的飯團“每天5分鐘,每周1本書”閱讀了《暗時間》、《躍遷》、《非暴力溝通》、《好好學習》,輸出了三篇文章:
這21天既有短輸出,又有深輸出,是不是賺翻了?我最看重的就是這部分的自我監督。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訓練營是免費的,免費的,免費的!!!
那么,我如何通過21天自虐派實現自我監督的呢?
二、成長要善于付出
這就必須感謝自虐派的65位戰友。通過這段時間混跡社群,我發現社群有一個很大的作用:就是會實現相互監督。每當小伙伴將自己的打卡分享發到群里,我就會記住:今天要記得打卡!
而且,要把社群混得好,就要善于付出,主動幫助他人。
所幸,我遇到的就是這樣一樣的小伙伴。
除了弗蘭克在老師在百忙之中給我們做免費分享外,還有三位小伙伴為我們做分享。比如最能堅持的戰斗hyz、路元姐姐和青鋒同學,通過他們的分享,我發現他們都是最能自律的小伙伴。最能堅持的戰斗hyz通過極度的自律,在剛畢業時就實現了自媒體收入,為自己開創了另一種人生;而聲音動聽的路元姐姐通過自己多年的人生經歷將負責的理念傳輸給我們,這都是一種賦能。
所以,我在此也覺得自己為這群小伙伴做得還不夠,也想今后我們自虐派黃埔一期將分享堅持到底,當然,我也要當分享者,去賦能別人。我發現,只要你善于付出,你就會結交到更多的同頻的小伙伴一起成長,你的資源就會更豐富。
這正是弗蘭克老師所說的:作為自虐派,你要善于付出和幫助別人。
三、建立你自己的影響力
在最開始的開營儀式上,弗蘭克老師分享:自虐派的行動就要有標簽,要和別人不一樣,這樣才能建立自己的影響力。所以,端銀老師執行時才給我們規定了如上嚴格的自虐條例。
那么,我實踐后的效果如何呢?通過幾天朋友圈打卡的分享,還真有朋友詢問我,自虐派是什么組織?然后我向他進行了解釋,并推薦了弗蘭克老師的飯團。
所以,只有你的標簽與別人不一樣,才能建立自己的影響力。
四、我還在路上
21天的時間很短,但人生的時間卻很長。雖然弗蘭克老師只陪伴了我們21天,但他卻將自虐派的理念貫穿在我們的行動中:
自虐派就是這樣一個隱性的“組織”:高度自虐與自我負責,持續輸出,勤于付出,樂于助人,建立和別人不一樣的標簽,從而構建自我品牌的影響力。
它在我身上,也會在你身上。因為,我們都同樣相信:自虐才能自由!
希望自虐派的你我都在自虐的路上不斷自由!
最后,感謝弗蘭克老師的創建這個組織,感謝端銀老師的組織,感謝群里的65名小伙伴:最能堅持的戰斗hyz、路元姐姐、青鋒同學、同為心理咨詢師的方文波同學、職場老司機源叔、帝天宇助教、胡兔兔同學、打卡最厲害的點點同學、ps很厲害的夢歸秦淮同學、自媒體已經變現的雪梅同學、堅持日更的lily同學……
愿我們將自虐派的理念不斷堅持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