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我有11天的假期,不準備出去玩,就想在家陪爸媽。
說起慚愧,我一直覺得我和爸媽關系不親密,我幾乎沒和爸媽撒嬌過,也沒真正敞開心懷聊過。從小到大,認真讀書就為了去其他城市上個好大學。有了自己的想法,就更少和爸媽坐下來聊天,從不討論相互的感受和將來,有時還會冷戰,說些彼此傷害的話。
隨著年紀增長,工作原因每年就趁長假回家2次,和爸媽見面的機會變少了,逐漸發現對爸媽和思念卻變多了。出門在外,即使有多大的委屈,也只能自己扛下去,本來爸媽是最可以依賴的人,但偏偏最不能和爸媽說。爸媽為了不讓我擔心,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報喜不報憂,過了好長時間才輕描淡寫地提一下。后來,妹妹在微信上和我說,你媽覺得你回家話越來越少了,有點孤僻了。我那會眼淚就飚了出來,因為我心里不是想不說話,但我行動上就真的這么做了。我自私地過著自以為是的生活,理所當然地忽略了爸媽的關心。我開始意識到問題,慢慢的我盡可能地轉變。我妹妹變成我和爸媽溝通的橋梁。妹妹住家里,她知道爸媽的真實想法,她會來和我說。我的個人想法,也借我妹的口,講給我爸媽聽。現在,通過這種方式,我覺得我和爸媽親密了些。我認為,不管與父母隔閡多深,作為年輕一輩,總能找到一些合適的方式拉近彼此距離,就看我們是否愿意去找、去做。
趁著我還沒成家,還能年年一起過除夕,我想和爸媽多爭取在一起的時間。今年過年,我打算多花時間和爸媽聊天,聊在外的生活和工作,并且注意自己的態度和語氣,不讓爸媽傷心。也計劃第一次帶爸媽去看場電影。往常我們姐妹提出去旅游、看電影和吃飯,他們總不愿意,其實就是想幫我們省點錢。但我們辛苦賺錢的目的是什么呢,不就是想讓生活過得好些,讓爸媽和身邊的人過得幸福點么。
我想盡點心意,努力一下,讓這個春節與往年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