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接到好友的電話,電話中她很憂傷、內疚,因為與孩子互動中她跟孩子產生了沖突,這有悖于她心目中好媽媽的形象。
什么才是好媽媽?這個問題值得討論一下。
在剛有了孩子之后,我一直很想當理想中好媽媽的形象。好媽媽在我看來,就是那種溫柔體貼、充滿愛心、耐心、關心、童心的媽媽,對于孩子的各種需求都立刻有求必應,甚至提前準備好,不斷給予、精心照料小寶寶全方位需要。
確實我是全身心投入,把孩子看的比天還大。更夸張的是,每個月還要給孩子過一個“月生日”,現在看來蠻可笑的,但那時是真心享受其中。
或許是頭一次做媽,總想完美無憾一些。
為了讓孩子成長地更好,我一直堅持探索我自己。雖然剛生孩子的那一段時間因為把時間全放在照顧孩子上面了,但接下來參加了幾次孫瑞雪老師的育兒工作坊之后,又更深地意識到,孩子的狀態離不開父母的成長,又一頭扎進身心靈成長的各種課程中。
很感恩因為孩子,我堅持了下來,從頭腦層慢慢把覺知帶入內在。
再問自己,什么是好媽媽?這個答案又不一樣了。
以往我認為好媽媽,就是要考一百分的媽媽——一個無可挑剔的好母親。
但現在我覺得,剛好及格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媽媽了。
這就像鐘擺一樣,在一方面擺到最高點時就意味著要向反方向發展了。擺的越高,反方向的力越大。
凡事總有一個度,過了這個度就不見得是你想要的那一部分了。
比如香到極致就不覺得好聞了,太濃郁了;而臭到極致反而從中可以品出獨特的香味來,就像臭豆腐。
紅到極致會變紫,再極致就會變成黑色·······
或許你會認為我的觀點有點牽強,但不得不承認,凡事總是有陰陽兩面,物極必反確實存在。
“足夠好的母親”(good-enough mother)是英國客體關系理論中間學派的杰出代表唐納德·伍茲·溫尼科特提出的一個重要的概念?!白銐蚝媚赣H”是指:在嬰兒出生后數周內處于一種“原始母性專注”的心理狀態,母親越來越淡化自己的主體性、個人興趣和生活節奏等,越來越關注嬰兒的活動,這是一種高度敏感的狀態,能適應嬰兒的愿望和需要。這種原始母性專注為嬰兒塑造了主觀全能感和持續存在感。 ? ? ? ? ?————李鳴、繆小幼《溫尼科特的客體關系理論觀》
Good ?enough mother是溫尼科特提出的一個經典概念——不是好過頭,也不是剛剛好,而是60分媽媽——非常糟糕的媽媽是0分,非常完美的媽媽是100分,足夠好的媽媽就是60分。
還有一種解釋是這么說的:good-enough的意思要分開來理解,good:在嬰兒的頭幾個月,母親要對嬰兒全方位全身心的關注,怎么good都不過分;enough:經過了good的階段,母親要懂的“夠了”,需要停止了。
不管怎樣,在我看來當孩子渡過嬰兒期之后,慢慢開始發展自我意識,做媽媽的都需要拿捏做媽媽的度,做一個剛剛好的媽媽就可以了——不費力不討好不刻意。
做媽媽的首先是一個妻子,在家庭排序中,夫妻關系才是第一位的,而親子關系永遠大不過夫妻關系。
所以做父母的,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夫妻恩愛,家庭和睦。
當爸爸和媽媽互相尊重互相關愛彼此仰慕時,孩子才會感受到一種踏實而穩定的安全感。
如果這個你給不了,最起碼,你能讓孩子感受到媽媽會愛好自己,能夠滿足自己想要的各種需求,在照顧孩子的同時也能關照到自己的各種感受。
一個人只有愛好自己,讓愛在自己身上流動時,才能把溢出來的愛給予他人,包括孩子。否則給出的愛或許會變質,只是頭腦中的愛。
愛自己、做自己的媽媽在孩子心目中會更真實、更放松。
她不會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的興趣愛好;不會為了孩子,壓抑自己的情緒;不會為了孩子,委曲求全。
做真實的自己,綻放而又自信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示范和榜樣。
剛剛好就是知道自己如何做一個合格的母親,在給予孩子愛的同時也會讓自己感受到輕松自在。
孩子的成長道路總會有波折,如果想做一個完美的母親,或許你會把精力更多地放到如何幫助孩子掃除障礙與波折之上,這樣反倒沒有讓孩子得到本該TA需要經歷的風雨與挫折,讓本該可以更有力的面對社會的孩子變成了溫室中的花朵。
60分媽媽是這樣的媽媽:做100分的準備,拿出60分給孩子;做100分的自己,60分影響孩子;學習100分的育兒知識,60分用于孩子的成長;愛孩子100分,卻保持60分的距離。
做一百分的媽媽容易,但做剛剛好的媽媽確實需要不斷覺察自我、守在自己的二畝三分地里。這種度的把控需要智慧、需要覺知、需要放松而自在地調整。
在電話中,我建議好友把對于孩子的關注再收回來一些,她已經做得非常好了,從剛開始百分百關注到現在慢慢回收,進步非常大了。
但還需要不斷覺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發展自我上面,讓自己更豐盛更快樂更自由才是有利于親子關系的提前條件。
如果作為媽媽的你,好好地愛自己,做一個熱情喜悅、積極用心、自在豐盛的快樂女神,那你給孩子的東西自然會更恰到好處。
想要潤物細無聲,首先你需要攢滿足夠的水,更要有控制灑水的能力。
祝福每一位親愛而偉大的媽媽與孩子的關系是快樂而輕松的,愛孩子無需太用力,剛剛好就行。
在愛中享受關系的樂趣,在關系中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