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很久不見的家長朋友聊天,因為她的孩子今年剛剛上小學,她跟我說了孩子上小學發生的一些事情,我也從中了解到了一些有關教育的事情,而最讓我不太明白的是朋友跟我說孩子的班主任告訴她,不要讓她的孩子跟班里的那幾個同學玩,他們的品行有問題。
剛上小學的孩子也就6、7歲,他們為什么被帖上品行有問題的標簽?這么小的孩子什么事可以與品行掛鉤呢?我就問了朋友,朋友說老師告訴她這些孩子做事推卸責任、做事耍小心眼、不遵守紀律。
我們先不管老師對這些孩子的定性過不過份,重要的是孩子才上一年級,就被帖上這樣的標簽,就被要求和其他孩子遠離疏遠,而這一切對這些孩子一定是一個很深的打擊,并且這些孩子從此也記住了自己是壞孩子,對以后的成長也是非常不利的,孩子也會因此開始討厭老師、討厭學習,對孩子的學業必將帶來深遠的影響。
而這些孩子身上不好的習慣,一定不是上了小學才開始有的,而是在小學之前就已經存在并形成了習慣,只是家長從來沒有在乎過,現在嚴峻的問題出現了,我想此時此刻家長就開始在乎了,并且還會非常困惑,可這時再想去改變孩子,比起孩子小時候去改變、培養習慣來說真的是非常困難了!
這讓我突然想起我曾經接觸的一個孩子,雖然現在很多孩子都有推卸責任的習慣,但是這個孩子可以說是里邊問題最嚴重最明顯的一個,年齡剛剛5歲,他從來不敢承擔自己的責任,就算在大家的眼皮底下犯了錯也是習慣性的馬上把責任推給別人,如果推不掉了,或是只要被批評了一句,就開始自己生悶氣。當做的事不如別人的好,也是馬上開始生氣,甚至用語言來傷害別人。
其實這也說明了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了事,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得不到別人的贊賞,也知道自己的某些事上不如別人,只是孩子習慣了被人夸贊與肯定,得不到時自然會心情不好,只是孩子習慣了家人幫助處理問題,當孩子自己時不知道該用怎樣的方式方法去處理才是正確的,而造成孩子這樣的一切責任都在于孩子的父母。
一、對孩子百般遷就
現在條件好了是不假,可是很多家長總是認為生活中只要把最好的給了孩子,就是對孩子好,其他的都不重要,孩子在成長中遇到問題,家里的所有成員都是對孩子百般遷就,孩子想要的東西家長也是全力滿足。
慢慢的長時間如此,到了上幼兒園時,與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是很開心,當遇到問題時,孩子總會認為自己才是正確的,或者為了不被別人否認,而選擇說假話、推卸責任等行為。
家長對孩子百般遷就以為是對孩子好,到孩子長大了,我們就知道這不是好,而是剝奪了孩子處理問題、承擔責任、建立人際交往等等應有的能力。
二、對孩子的錯誤不管不顧
隨著孩子的成長發育,孩子的活動范圍會越來越廣,想法也會越來越多,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很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是我們教育孩子的好機會,而很多家長往往會錯失機會,總是會幫助孩子把問題解決,家長還會把問題中屬于孩子的責任攬到自己身上。
當孩子離開家長的視線或陪伴,獨立遇到問題時,孩子此時往往就不知道如何正確處理問題,因為家長總是幫孩子承擔責任,所以也就造成了孩子不敢承擔責任、不會承擔責任的問題出現,推卸責任、說假話也就見怪不怪了!
更有家長明明看到自己的孩子有推卸責任或說假話的行為時,卻不會及時加以糾正,甚至孩子一被說就開始哭、開始不高興,家長就選擇容忍孩子的行為,甚至表示理解孩子這樣做,認為孩子還小這樣做是正確的,家長這樣對孩子的壞習慣不管不顧,只會讓孩子推卸責任和說假話的行為越演越烈,甚至還會造成孩子更多的不好習慣!
三、榜樣的力量
真的可以說許多人多多少少都有推卸責任的行為習慣存在,而有時候在與孩子或家人的相處之中,往往也會存在推卸的行為,而這些事情的發生孩子都會看在眼里,在孩子的社會性成長中,家人推卸責任的不好行為會被孩子納入到學習的隊列中。
要切記,家人之間的處事方式,是孩子社會中與其他人相處的基礎。就好像我們小時候對家人的某種行為深惡痛絕,比如吸煙,長大后你也會非常反感吸煙的人,或找對象時自然就把是否吸煙納入了自己的擇偶標準,哪怕你的對象是吸煙的,你也會因為戒煙的問題而常常吵架。
所以,父母請為孩子們做優秀的表率,不要把榜樣的力量用反了!
不管你的孩子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承擔責任是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的基礎條件,不管你的理想有多么的宏偉,不管你的夢想是多么的美妙,不管你將來的運氣有多么的幸運,如果你擁有無法承擔責任的習慣,必將會成為你成功道路上的巨大絆腳石!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那就請關注我吧!支持我的朋友不需打賞,點個“喜歡”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