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2 04-米米(劉后玉)? 原創實踐
《活了100萬次的貓》
原創實踐
今天給小伙伴分享了一本繪本《活了100萬次的貓》。
剛開始給小伙伴簡單介紹了繪本的結構,告訴大家什么是環襯。
讀完之后,小伙伴們覺得不太喜歡這本書,“封面上的這只貓畫的好嚇人。”“里面怎么都是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呢?”……
小伙伴們的提問讓我想起了自己的以往,也讀不懂繪本,根本體會不到其中的樂趣。
我給他們介紹了作者“佐野洋子”,作者并不喜歡貓,但是卻創作了很多與貓有關的繪本。作者說,直接畫人物太過直白,而狗又沒有貓漂亮,所以她選擇了貓。
貓生無可戀,即使活了100萬次,直到它成為了自己,才覺得有意思。似乎在說,只有做自己,才是有意義的。
而當它遇到了白貓之后,又變得不一樣了,它愛白貓和小貓勝過愛自己,愛情的力量很偉大。當白貓死后,它也開始哭,直到它也死了。愛情的真諦莫過于此。有一個深愛的人,即使老去,依舊相伴。
在結束前我問大家,你們發現白貓有什么不一樣了嗎?
《活了100萬次的貓》
白貓唯一有胡須的地方是前面一頁,而后面幾頁都沒有畫胡須。
有位媽媽給孩子讀繪本時,孩子發現了這點,媽媽感到很奇怪。后來也有人問佐野洋子,得到的回復竟然是“忘記畫了”,讓人匪夷所思的回答。而作者也不修正,就讓這個著名的錯誤留下來了,等待大家去發現。
回答讓小伙伴們都覺得很好笑,竟然有這種解釋。
當我解讀了這本書后,小伙伴們說:“解讀過的繪本和沒有解過完全不一樣,讓我們見識了繪本的魅力。”
我想,正是因為繪本有如此美麗,在繪本閱讀這條路上,才能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