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廈門之行老師告訴我們會住在一個很神奇的地方,叫做那廂!聽著名字就覺得很奇特,據說是由個個集裝箱達成的搭成的,只有12個房間。而且有些房間的墻體就是一塊大石頭!很不可思議對吧!
到那廂時已經是下午了。
那廂的房子的結構果然是有數個集裝箱搭建而出,錯落有致,方方正正,別有一番味道。大廳面對美麗的臺灣海峽,海天一線,遠處的小船好似在云中,又像在海里,虛無縹緲,將思緒也不禁帶到了遙遠的地方。大廳里有沙發,有桌子,有椅子,一排排,很是整齊。大廳正對面的是一個大大的院子,鋪著白色的小小的石子,走在上面會有沙沙沙沙的聲音。院子的邊邊上放著一些桌子和椅子,桌子上有俏皮的金錢草,綠油油的,還帶著小的水珠,透亮透亮的。旁邊開著美麗的合歡花,黃色的花,一串串的,每個小的黃色的花朵松松的軟軟的,散發著迷人的香味。在石子小院的盡頭,臨著海,有兩棵松樹。被修飾得非常有型,挺拔。
看著這些特別的建筑,想著住在集裝箱里的感覺,很是興奮。我們一起參觀了各位小伙伴和老師的集裝箱的房間。那廂雖然只有12間有集裝箱搭成的房間,其實每個房間都不一樣。其中兩位老師的房間最有特色。因為那個房間的兩面的墻體真的是一塊大石頭的一面!也就是說房間里有個在大自然中天然的石頭,會呼吸有靈性,人可以如此親近的靠近它,在它的陪伴下入眠,該是多好的滋養呀!
我不禁在想,這是何等設計鬼才才能想到的創意呀!但我們幸運的是默默老師約到了這些設計獨特建筑的主人闕隆鑫,闕總給我們來分享建造那廂的故事和他的神奇的創業經歷。
晚上,闕總如約而至。瘦瘦的個子,長長的頭發,充滿智慧的眼睛,懷揣著情懷和夢想!他坐在我們面前,隨意而又自信,儼然是位長者,也是一位朋友。他慢慢的聊著他的民宿。開始他做青年旅社,后來開始跳躍到做民宿。他有一家民宿在鼓浪嶼,叫那宅。曾經是個非常破舊的別墅,被他用巨資打造成了如今的具有時代氣息的,休閑度假的頂級酒店。然后又有了現在的那廂。他認為那廂那宅是有別于其他的酒店的。那廂那宅提供的是開放的自由空間,是一個平臺。人們來這里居住,可以在這里品嘗美食,可以在這里聊天聚會讀書,可以坐在大石頭上對著大海發呆冥想,可以在這個美麗的環境中拍照盡情釋放自我。
他認為錢也是重要的,但不是他去創意的全部。人活著還有有價值感,有情懷也有夢想。他認為人在面對壓力時有些人會逃避,有些人會無所謂,有些人會去抗爭,把壓力變成動力。這些其實都不是面對壓力的最好的方式。正確的打開方式是把壓力當成正常的事情,然后去解決它。他還很幽默的把游戲中的打怪升級用到了創業中。他說人類創造出來的存在的東西一定是可以做到的,你做不到是因為你的經驗值不夠,怪物其實一直在那里,而你在創業道路上其實就是不斷打怪升級的過程,不斷累積經驗的過程。為了做民宿,他去五星級酒店不斷體驗,去看5星級酒店國內外的不同,不同城市的不同點相同點。
由此我想到,我自己如果要做我的事情,比如培訓,比如讀書會,其實也是一樣的。不光要有作為培訓者的身份,也要有成為被培訓的人,體驗被培訓的人的感受是如何的。然后不斷總結不斷積累經驗。內心要懷揣著情懷和夢想。在內心遇到壓力,阻力的時候,可以成為內在的驅動力,幫助自己走出低谷。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也要不斷的打怪修煉自己的專業水平,經過不斷的學習和積累,最終可以得到和大怪物撕殺的機會,也是自己成功的機會。
最喜歡闕總分享的一句話是“做不好是常態。”這句話其實很有哲學思想。我們首先要承認我們很多事情其實都是做不好的,這樣才可以去更好的想辦法去做好,去思考為什么會做不好,怎樣做才能做好。就會有這樣的思考。如果一味的只是要好,覺得自己努力的付出了,就一定可以很好,那萬一結果不好的時候,就會自怨自艾,覺得自己各方面都不行。這樣無助于事情的解決。正確的方式是在做不好中去分析原因,從錯誤中提取少犯錯誤的經驗,以達到最后的夢想的實現。
那天晚上,皓月當空,集裝箱,合歡花,白色的小石子,松樹,大石頭,還有遠方的大海!我們來到那廂,聽那廂主人的故事,沉思自己的生活。一切都是緣分,一切都很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