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朋友的女兒馬上上小學了,涉及到和父母分房睡的問題,她說自己有教育孩子對于性別的概念(例如,不能讓別人看你的小屁股)分房睡不著急。
? ? ? ? 這讓我想起一個笑話:一個小男孩找鄰家女孩兒出去玩,女孩不讓男孩進門,說,媽媽告訴我不讓男生看到我穿睡衣的樣子,而考慮到玩游戲重要性的女孩稍后說,你進來吧,我把睡衣脫了。
? ? ? ? ? 兩小無猜的年齡可能無法理解父母的教誨,而父母也不懂孩子的腦回路是怎么走的……
? ? ? ? ? 白天不懂夜的黑,很多人和事,得不到重視和欣賞,其實只因你不懂,不懂如何欣賞它的美。從前一直不懂紅樓夢到底好在哪里,晦澀難懂,人物還這么多,情節(jié)還沒有西游記好玩兒。后來聽蔣勛講好的詩人,可以輕松轉換角色,寫男詩氣勢恢宏金戈鐵馬,寫女詩就隱隱切切千回百轉,宛如他就是那個女人。霸王別姬里,張國榮人戲和一,仿佛他就是那個愛入骨髓的蝶衣。把自己完全換做一人,就已經(jīng)成千古絕唱。而曹雪芹寫的紅樓夢可以做到站在所有人的角度說話,囊括男女老少,社會各大階層,這部巨作沒有主角,曹雪芹,是尖酸刻薄的王熙鳳,他也是敏感細心的林黛玉,他一人換做數(shù)人,想到這里,嘆為觀止。
? ? ? ? ? 第一次去聽音樂會,我不理解為什么很多人聽的如癡如醉,哪怕“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我也只能說,好,然后呢?直到有個朋友和我說,你可以把音樂當成人的一生來看,有年輕的激情澎湃,有中年的滄桑壓力,有老年的恬靜淡然,而最精彩的,并非激昂,而是留白,是琵琶行里“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的部分,就好像一個歷經(jīng)歲月的高起低落,人事的追捧與背叛之后,你反而可以來享受生命最純粹的美,不悲不亢,不高攀也不將就,仿佛“此去前程似錦,回來時仍是少年”的感覺。當自己年近30,再次聽音樂會,身感其是。
? ? ? ? ? 從前,我并不喜歡看小說,雖然也看得懂,像白夜行,最終抒發(fā)的一些人表面光鮮亮麗,其實內心活在黑暗里。就像我們很多人,都把自己美好的一面放在大家面前,而內心的苦楚只有自己知道一樣。但,小說,多是故事,和看電影比,繼費時間又不夠滿足眼球的需求,也不能像工具書,給我的生活帶來革命性變革,那為什么要看?也沒什么用呀?
? ? ? ? ? 直到寫作小組的陳林,前幾天的一篇文章,從細節(jié)處理上讓我明白,很多人看過著作翻拍的電影,都會更喜歡原文,就是因為里面內容豐富,細節(jié)處理更到位,就像福爾摩斯一樣,讓每一句話,一個表情,一個動作的描寫,都經(jīng)得起推敲。這才是多媒體視頻盛行的今天,讀書,寫作,比視頻更吸引人的地方,而我們很難做到。
? ? ? ? ? 作為少年,是不理解“少年不知愁滋味”的,青春期的我們,目光就那么短,父母不愛,對象吵架,考試不好,都足以讓那時的我們覺得不想活了,而真實的愁,只有長大了才會理解。
? ? ? ? ? ? 無論是子女父母,親人愛人,小說,音樂會,甚至我們自己。當我們感覺難以理解時,其實并非真有問題,可能,只是你不懂,你可能需要學習,需要經(jīng)歷,需要等那個住在你內心的孩子長大,告訴自己,你已經(jīng)是中流砥柱,上有老下有小,你可以做的比現(xiàn)在好。
? ? ? ? ? 最近江歌案,在網(wǎng)上傳播甚廣,可能在一個不顧他人死活的家庭長大的劉鑫,永遠不會理解江歌的善良和犧牲,在她接受的教育里,應該沒有感恩這一項,我相信時間長存,當劉鑫成為父母,當她在彌留之際,或許,她會反觀人生,會更懂自己。
? ? ? ? 人生的長河,總會在逐漸流淌中洗滌我們的靈魂,讓我們更懂他人的痛,更明白自己錯。即使很多事,我們依然不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