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從周三晚開始就陸續收到剛畢業學生家長的信息,有幾個家長說他們的孩子準備在中學放學后直到學校來看我,問我周五傍晚我在不在學校?我說在的,歡迎他們回來聚聚,這已經是第二批剛畢業后回來看我的學生啦!我知道他們從學校回來肯定是會餓的,所以在周四晚為他們準備好了牛奶、點心和水果,然后期待著第二天的見面。
? ? ? 第二天是星期五,我上了四節課和值日以及月底的班務大檢查,然后還做完了需要上交的學生信息表。剛剛忙完,5點40分左右,心里剛想著怎么他們還沒有到呢?我是不是應該到門口去接他們呢?沒有想到接到了周校長的電話,周校長告訴我,一樓大堂里有小朋友來找我,我迫不及待地沖下樓,剛從四樓沖到三樓的樓梯口,就看到一陣黃色的旋風沖了上來,然后就聽到了到處都是喊鄧老師的聲音。這會兒學生們都已經基本上放學回去了,這聲音就顯得多么地宏亮!我們就像天天都見面一樣,一點兒也不顯得生疏!我把他們引到我現在任教的三樓教室,回到四樓辦公室去提水果,牛奶等,有兩三個女同學直接追到四樓和我擁抱,原來她們剛才去找其他科老師了。等我們把桌椅擺好的時候,發現有幾個同學也各提了一小袋水果過來,這讓我有點吃驚,一問之下才知道是家長準備的,內心感到慚愧,讓家長破費了,實在不提倡。于是,我們把所有的食品都擺開來,圍坐在一起開茶話會。才剛開始開始閑聊幾句,他們竟然集體背起了文言文!哈哈,這場面實在在太有趣!我把他們背書的視頻發到家長群,誰知住在附近的家長問,還來得及嗎?他們家的也想過來。沒過多久,劉同學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也過來了。于是,我和13個孩子,以及后來的3個家長一起,開了一場別具一格的見面會哈!
? ? ? ? “走時比來時好!”是我們六(3)班的精神文化內涵。雖然他們說回來看我,但我不能讓他們只是回來看我而“看我”。在他們短暫興奮過后,我提出現在我們要開一個班會,班會的主題是:上中學后的收獲與困惑。每位同學都要上臺發言,其他同學則秉承支持同學、關心同學的目的進行互動交流。啊?他們根本沒有想到,回來看鄧老師還要上臺發言!也許是因為經過了三年的磨練,我并沒有看到他們有什么抗拒。班長小董同學第一個上臺了,他發言中分享到,他競選上了副班長……
? ? 孩子們的分享大概如下:1.在班級里面擔任什么職務和崗位,我發現所有的同學都積極參與學校和班級服務,多數是身兼數職的。哦,我知道了原來“小級長”是專門用來扣分的哈……說明三年來,他們已經深深的懂得“付出”和“索取”真正含義,并且積極正向地在踐行著這樣的含義。2.學習上的困惑:我發現英語科的困惑基本上沒有同學提出來,而其他的科目都有同學提出困惑,地理、生物、文言文、課外閱讀、歷史比較多困惑。而更多的或者是他們最有興趣討論是數學,竟然掏出數學書、練習冊、《高分突破》?在黑板上就寫了起來,然后討論講解……3.中學住宿的不適應:要爬樓梯、睡在窗邊很大風、因不習慣想家,衛生沒搞好扣分……4.解決方案:上課認真聽,不懂的問老師和同學,認真做導學案,然后“手不離筆,筆不離本,本不離桌!”哈,我是第一次聽這種說法,不過真佩服中學的老師,說得太貼切了!兩小時就這樣過去了,中間小范和小易同學還給我們展示了他們班體藝節的舞蹈,哦呦,舞藝比小學進步了不少哦!我們還在家長的幫助下拍了合照,還喊了班級中隊名稱,班級口號:“揚帆起航,追逐夢想,勇攀高峰,神采飛揚!”人家都沒有忘!
? ? ? ? 最后,孩子們說了:“走時比來時好!”我們一起把桌椅還原,把衛生搞好。然后家長們把他們接回去了。
? ? ? 孩子們回家后,我在想:孩子們為什么想回來看我?我何德何能讓他們愿意這樣回來看我?我在回想我們三年來相處的日子,欣慰于我的“學生立場”,基于“學生立場”開展了一系列的學生活動。這些學習、活動,無論是學校組織的還是我們自己班組織的,我們都全力以赴,我們在勇攀高峰,追逐夢想的過程中留下了太多太多美好的回憶,而他們就是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成長起來了!
? ? ? 聯系到我現在所帶的班級,每個班級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如何根據他們的特色進行長程規劃?三年后我能帶給他們的是什么?畢業后,他們還愿意回來看我嗎?我在分析、梳理、思考中……我相信三年后乃至一輩子,他們也會成為最優秀的自己!
? ? 小 董回去的時候是高舉拳頭喊:“我要學習!學習!學習!”走的。小董媽媽還在群里面補充了一句:沉溺學習,不能自拔!我相信孩子們回來看我之后,又有了新的收獲,內心充滿了力量,這也是我希望看到的結果。而在治愈同學們的同時也療愈了我自己。我也在追逐夢想,勇攀高峰,我也在不斷地接受挑戰,也會不斷地遇到困難和挫折,我又該如何調整自己呢?是孩子們給了我啟發和勇氣,感謝他們!? ? ? ?
? ?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