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2017-09-28?開懷螞蟻?蟻觀世界
《孟子.萬章之上》:
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意思是:不做而成的是天意,不求而至的是命數(shù)。
一個人小富小貴,可以靠一時的好運氣,世界上永遠不缺運氣好的人,彩票中大獎的人都是如此,但是在美國幾乎所有中了大獎的人在十年內(nèi)都會把幾千萬到上億的財產(chǎn)敗光,吳曉波在《大敗局》一書中總結(jié)的中國早期的股市冒險家也都是如此。
這說明大富大貴要靠命,僅僅運氣好是沒有用的。
對大部分人來講,即使沒有那么的的好運氣,一輩子也不會總是走霉運,但是要得到命運之神的呵護卻不容易。
要想命好,首先要認識命的重要性,要信命、認命。
信命是知道自己有所不能,認命則是不超越命運給自己劃的線,孔子講“不逾矩”就是這個道理。
這些話和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是不一樣的。我們從小被教育的可能是人定勝天,通過努力改變命運,而不是認命。到底哪種觀點對呢?不好簡單地下結(jié)論。
社會上(包括一些老師)給灌的雞湯不能當(dāng)真。
不信的話,你不妨看看那些給我們灌雞湯的人,主要是我們的長輩,大部分混得也很一般,只是多吃了幾年飯而已。那些雞湯要是真管用,在他們身上就應(yīng)該應(yīng)驗,但是也沒有。
從統(tǒng)計的角度來看,美國從最底層的20%,上升到最上層20%的人是其中的4%,即絕對數(shù)量的0.8%,占少數(shù)。上升到第二個20%的人占8%(即絕對數(shù)量的1.6%),也不多。而從小立志的人可不止這么多。
當(dāng)然,出身好絕不等同于命好,否則崇禎皇帝也不會講,希望子子孫孫不再生于帝王家,我們也不知道從小錦衣玉食的曹雪芹算是命好還是命差。
那么什么是命呢?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
命是環(huán)境因素和我們自己對未來一輩子走向劃定的兩條線——一個人的人生軌跡走不出這兩條線。個人的努力、運氣等不過是讓人在這兩條線作微調(diào)而已。
環(huán)境的因素不能忽視,生逢中國改革開放的人,就比生在一百年前的人幸福。生在宋朝,就比生在明朝過得好。
從人的角度去看,命就是一個人看問題的方法和做事的方法,它們決定了人的一生。
前段時間有則報道,說一群人大早上在機動車道上“健走”,被一輛出出租車鏟翻,造成一死兩重傷。網(wǎng)友們評論說是“不作不死”。其實這也是那些人的命,因為他們一輩子就是這么做事情做過來的,而他們看問題的角度不是自己這樣做是否合適,是否安全,而是別人不敢撞我。
明代有一個叫袁了凡的官員,寫了一本家訓(xùn),叫《了凡四訓(xùn)》,就是講命運這件事。
原來,在他很小的時候,遇到一位孔先生,一眼看透了這個孩子的命運,就來到他家,勸他母親供這孩子讀書,并且把他的命運一五一十地寫下來。
后來了凡先生的生活軌跡果然按照孔先生所寫的分毫不差,考上了科舉,當(dāng)了官。一個人到這份上你覺得他會怎么樣?他就完全放棄努力了,反正命中早已注定。
有一次他到一個廟里,見一位高僧正在入定,他反正沒事,就在高僧對面坐了三天。高僧很吃驚,問他你怎么有如此定力,他就說我的命運反正已經(jīng)這樣了,所以沒有什么欲望。
高僧說這么說你還是凡夫,被命運控制住了。高僧告訴他: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命運是可以改變的。方法是每天填寫功過格,從一點一滴的善事做起,改變了他看世界的角度,后來果然改變了命運。這本書成為很多高僧講解佛法的入門讀物,他承認命運,同時也要積極作為改變命運。
人在中年之前,如果能有意識地學(xué)會看問題和好的做事方法,這個命還能改,否則一輩子就只能按照原有的軌跡發(fā)展了。
讀書目錄:《吳軍.硅谷來信》第312封信
往期文章:
讀書蟻記 || 股神親自告訴你,你擁有的最寶貴的財富究竟是什么?
蟻學(xué)筆記 || 學(xué)會做成一件事,正如一次性燒開一壺水
商學(xué)院蟻記||“讓你更值錢”的方法,都在這兒了?。ㄉ希?/a>
微信掃一掃
關(guān)注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