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線索
2021年4月5日(星期一、清明假期)? ? ?
從昨天下午到深夜,又持續到今天凌晨,快3點了,姐妹仨都沒有睡。還在通過網絡查找線索,遲到了這么多年的尋根,現在必須分秒必爭。? ? ?
圍繞爺爺墓碑上僅有的信息:“呂文章”,“山東縱隊三支隊”,“特務營”,“萊蕪縣瓦全村”,“1939年”,這幾個關鍵詞,想方設法在多個網絡平臺上查找資料,在眾多的史料中去發現有價值的線索。“馬耀南三兄弟”,“時任三支隊副司令兼特務營第一任營長楊國夫”,“第二任營長潘建軍”,“黑鐵山起義”,“長山縣”,“衛固村”等。這些不斷出現的人物和地名,一個個成為我們關注的重點,一旦發現有價值的信息都及時分享到“三姐妹群”,共同分析討論研判。
感謝信息時代,大數據給我們查找線索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找資料期間,我們也學習了一些淄博地方黨史、清河和長山一帶黨史抗戰史,也是給自己補了一點地方黨史課。? ? ?
昨天的網搜已有了一些效果。對“瓦全村”的搜索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判斷:墓碑上,爺爺犧牲地“萊蕪縣瓦全村”,很有可能是現“博山區上瓦泉村”。原因有三,一是萊蕪搜不到“瓦全村”這個地名,近似或諧音的也沒有;二是博山萊蕪沂源一帶在抗戰時期區劃多次調整,有過“博萊縣”“萊蕪縣”等設置;三是現博山上瓦泉村是博山、萊蕪、沂源三地交界處,極可能爺爺犧牲時上瓦泉村隸屬萊蕪縣。
大姐當即聯系上瓦泉村的黨支部書記王金成。王書記電話中告訴大姐:“上瓦泉村”過去曾用名“瓦全村”,解放前也有一段時間隸屬萊蕪縣。至于抗戰時期八路軍在“瓦全村”有哪些戰事,他也說不全。他說:目前村里還有一些健在的老人,明天就可以去村里找老人們問問情況。
這消息讓我們很期待!
今天一大早,王書記就親自跑去打聽消息。在村里一位99歲老人那里聽到重要線索。據老人回憶,當年有兩名八路軍干部從村附近路過,突然遭遇日偽圍擊,兩名八路軍在槍戰中犧牲,好像之后也是這位老人把八路軍遺體送到了相鄰的下莊村去的……
大姐說:王書記嗓子不太好,電話里也只能說個大概,有些聽的也不是很清楚。這足以讓我們激動不已了。聯想起小時候父親說過:爺爺和警衛員是在一個村子遭遇鬼子襲擊后犧牲的。地點環境情況和人數都非常符合,這是一條極其重要的線索!。
中午時分,二堂哥呂丕海給大姐打來電話,說朦朦朧朧想起當年爺爺的遺骨是從博山送回來的,時間大約在1966年左右,是當時的呂則祥(時任杏園村黨支部書記)接收了遺骨并負責安葬的。這也是一個尋找的線索。結合上瓦泉村99歲老人講的事情,這兩條線索在“博山”這個“點”是十分吻合的。如果時間也對得上,“時間”這點非常關鍵,那么爺爺犧牲的地點就可以確定了。
我們急切的想見到這位老人。爺爺犧牲后先安葬在什么地方?又為什么回歸故里?這都是我們想知道的……? ?
今天還是清明假期,想去查檔案找資料的地方都不上班。從來沒像現在這樣,盼著假期趕緊結束。明天是節后第一天上班,估計會議、工作都不少,得抓緊補一覺。可是心里千頭萬緒,怎么都睡不著。
各自在家繼續查看一些淄博抗戰等史料,繼續在網上平臺上查線索,繼續在微信上討論,尋根下一步怎么走。再看電視劇“一馬三司令”,試圖從中受點啟發。大姐又忙著打電話尋找線索,很多熱心人提供了一些很好的建議,還聯系上幾個我們要去找資料線索的部門 ……? ? ?
從昨天尋根開始,姐妹仨非常默契的分了工:大姐發揮朋友多、渠道多的優勢,去尋找聯系有關的人和單位,發揮總指揮總調度的作用;妹妹發揮多年辦公室及行政管理經驗特長,擔負起了網上搜尋、錄音錄像和開車等事情;而我負責把尋根的過程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取名“追尋爺爺——烈士呂文章抗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