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 ? ? 佳豫
東方有佳人,豫云圣賢道
幸福大先生,逍遙女作家
《未來學院》院長
《佳豫太空站》站長
豫見生命,綻放天性
因上精進,果上隨緣
《小不忍則亂大謀》(解讀論語第325天)
日經第662篇(陽貨第十七)
經典原文: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鬃訒r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涂。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薄昂脧氖露绞r,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笨鬃釉唬骸爸Z,吾將仕矣。”
陽貨想見孔子,孔子不見,他便贈送給孔子一只熟小豬,想要孔子去拜見他。
孔子打聽到陽貨不在家時,往陽貨家拜謝,卻在半路上遇見了。
陽貨對孔子說:“來,我有話要跟你說?!笨鬃幼哌^去。
陽貨說:“把自己的本領藏起來而聽任國家迷亂,這可以叫做仁嗎?”
孔子回答說:“不可以?!?br>
陽貨說:“喜歡參與政事而又屢次錯過機會,這可以說是智嗎?”
孔子回答說:“不可以?!?br>
陽貨說:“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年歲是不等人的。”
孔子說:“好吧,我將要去做官了。”
陽貨又名陽虎,是當時魯國一位炙手可熱的人物,在季氏家族里做家臣。
春秋亂世,季平子死后,陽虎不僅專權季氏家族,還專權魯國的政治。后來甚至跟公山弗擾要一起謀殺季桓子,當然這個事情最后是失敗了,陽虎逃往晉國。
陽虎這個人,是亂世奸臣,孔子不愿跟他打交道??墒顷柣⒑苡姓晤^腦,也很識人,他知道孔子是個人才,很想聘請孔子出來幫助他。
這里講陽貨希望去拜見孔子,但是孔子很清高,不愿意跟陽虎同流合污,所以不跟他相見。
烤乳豬在當時是屬于貴重物品,見孔子沒在家,他就留下了禮物。那按照周禮,收了禮就要還禮。這其實是陽貨施了條詭計,孔子一直提倡要恢復周禮,所以不得不去回拜。
孔子就找了一個陽虎不在家的時候去回拜,總之就是不想跟他見面,在陽虎回來的路上遇,兩人撞個正著。
陽虎當時不可一世,因為整個魯國的朝政把持在他一人手上,目空一切,孔子這樣的圣人都不放在眼里。
陽貨跟孔子說:你過來,我有話跟你說。這說話的口吻就像是個領導人,高高在上訓斥別人一樣。
那孔子很有修養,沒有馬上掉頭就走,他可以做到恭敬忍讓,遇到無禮的人也不失禮。
陽虎很會說話,他說:孔子你博學多才,是個國寶,但是不肯為國家貢獻,讓國家一直這樣迷亂下去,這能夠說得上是仁嗎?!
又說:你好從政事,然而一次又一次的失去時機,這算是智嗎?!
最后說:你的日子一天一天的失去,歲月不等待人啊。陽貨其實是在逼孔子趕緊做決定,出來為他做事情。
俗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鬃禹樦柣⒅v話,因為這種人不可以得罪,不仁不義的人得罪了,麻煩就很多。
一般年輕氣盛點,當遇到一些非常不合理的事情,或者蠻不講理的人,就很不平,就會發表議論,遇到刁難的人,有時候還跟他頂嘴,跟他論理……
而孔子的修為很高,他遇到這種人則靜靜的,心平氣和,不為所動,因為沒有必要。
尤其要干大事業,在亂世當中更要忍。如果孔子對陽貨說:像你這種人,我才不跟你干事,這一說就完蛋了。
不管是亂世還是治世,都要保持自己正直的品性,言語要謙遜,不可太沖,別得理不饒人。
像我們做教育的,障礙愈少愈好,想要順順利利、平平安安的把教育做好,推廣出去,一定要謹言慎行,有些話能說,有些話則不能說。
古人的案例可以多分享,活著的案例少講。老師說除非別人特別認可你,不然不要輕易給意見,否則就是自取其辱。
孔子無私無欲,我們從這一段中可以體會到孔子的那種光明磊落的心,面對著小人不生絲毫委曲之心,同時又能做到恒順眾生。
從孔子的人生歷程來看,是陽虎推薦孔子做了中都宰,從中都宰后來又做了小司空,然后做大司空,再到大司寇。
所以,一切都是來成就我們的,是陽虎把孔子推向了大司寇這么一個重要的官職。
有時候幫你的人不一定是你喜歡的人,同時你喜歡的人也不一定就幫著你。
我們古代的錢幣都是內方外圓,其實也寓意為人處世的道理:心地正直,同時語言柔和,心中方正,同時外面圓融,恒順眾生,同時心生法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