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一個在重慶有車有房月入過萬的朋友跟我抱怨,因為丁克的想法不被父母理解和接受正在煩惱和郁悶中。
我問她為什么會想要丁克,明明她和她老公的條件已經算是同齡人中的贏家了。
然而朋友告訴我說,以前沒達到現在的條件時,一心想著拼搏到中產階級會是件非常幸福和有成就感的事,但當她跟老公終于達到這個階段時,才發現所謂的中產根本就是一場騙局,至少是對那些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到中產的人來說,就是一場虛而不實的夢境。
我再聽她繼續分析,由于父母輩都是比較普通的人,原始的家庭財富積累并不多,雖然不至于到拖累子女的程度,但也無法給子女提供任何幫助。
我們父母的下一代,也就是我們,要想獲得生存資源全都得靠自己,而所謂的中產,其實也是相對我們父母輩這種低產階級而言的。
我們通過努力也許獲得的家庭財富積累會比他們稍微多一點,但多的這一點點根本不足以支撐我們發展下一代。
如果選擇生育下一代,那么很快便會被拉回到低產階級,然后在焦慮中度過低質量余生。
聽完她的分析,我的內心不難說不覺得心酸,可是事實確實如此,對于父母輩處于低產階級的人而言,通過努力奮斗達到的所謂“中產收入”,實際上特別不堪一擊,因為我們這一代養育后代成本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我們獲取財富能力增長的速度。
低產想要到達中產,只靠自身努力是根本顧不了下一代的,所以即便一時間我們能夠夠到中產的底板,但是卻會卡在一個進退兩難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