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會想到這個題目來寫點什么,主要還是基于這兩天身體和精神狀態的善變,從亢奮到壓抑,從壓抑到感冒,從感冒回歸正常。
上周末走訪二姨,出門穿的少了,結果被這大春天特有萬里無云陽光燦爛面具下的冷空氣凍到背疼。回來就覺得感冒的前兆已初顯,只是自己最近著迷跑步,又買了雙新跑鞋,硬生生用一個小時跑了十公里,一腔熱情擊敗了初生的感冒病毒,周一就像什么事都沒發生般滿腔熱情地投入工作中,只是晚上覺得好累。周二那天特別奇怪,就跟別人說過的一般,可能每個人,尤其是女人,每月都會莫名其妙無緣無故的有那么幾天心情不好,但自己明明剛滿血復活不久啊,搞不懂原因。那天,一整天情緒低迷,想方設法(洗頭發、換衣服)讓自己活過來,終究還是以失敗告終。那天的狀態,整個人很燥,下午請了兩位同學的家長,其中一位是男家長。那位家長,用網絡語來說,是個渣男,離異,自己帶孩子過,到現在也沒個房子,整天在外面打工干活,一有幾個錢就大醉一場,從來都不知道孩子幾點回家。叫他過來談話,他嘴里除了“沒辦法”三個字就沒別的語言。以前跟他談話,他滿臉堆笑,覺得他這個人挺和藹,溝通也比較容易。但那天,看這他滿臉春風的笑容,我就一陣犯惡心,老感覺自己身上爬了顆軟體小毛蟲,甩半天甩不掉讓人很抓狂。就這樣,一整天,低迷到無法在低迷的狀態,結果,晚上,我就感冒了。周三,感冒癥狀已很明顯,但自己精神還算正常,在強大的精神支撐下順利度過一天,與孩兒們斗得不亦樂乎。周四,整個人就蔫了,不論身體還是精神。用“涕泗橫流”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衛生紙擦的鼻子就像是剛經歷了寒冬的人一般;腦漿中似乎了添加了很多鉛,沉重的無法擺正,恨不得將它拿下來拎在手里;兩眼灼痛,那感覺絲毫不亞于孫悟空火眼金睛煉成前在火爐中的苦熬。那天,正可謂有心無力,整個人就跟被打愣的雞一樣,做什么都差幾步,做什么都會忘東忘西…晚上回到家,吃了兩粒速效,大睡了一覺,周五又恢復了正常,滿身朝氣、斗志昂揚的身影不停的在校園、教室、辦公樓穿梭。
? ?就這樣,我開始思考,一個人身體和精神到底哪個更重要?是不是也可以強調成“皮囊”和“靈魂”?蔡崇達《皮囊》中說過“皮囊是拿來用的”,好似皮囊天生就是為靈魂服務一般。可說到底身體和皮囊、精神和靈魂,這兩組多么接近的詞匯,但細細想來,卻也是有很大不同,其實是個很大的哲學問題,能體會到那么一點點卻也是說不明道不清。與其費腦細胞,不如就此作罷,回歸文章主題來說,身體和精神對一個人而言同等重要,身體提供了物質基礎,精神負責思維升華。不健康的身體勢必影響精神世界,而空乏的精神會讓一個人行尸走肉,無所作為。唯有健康的體魄,積極的精神狀態,一個人才會活力顯射,永遠積極向上。
? ? ?說這么多,是因為自己親身經歷而突發的一點兒想法,不想讓它突顯又消失,所以記錄于此。以后若還記得,希望自己能有更深入的思考。此時,就這樣,好好塑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