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8-11.27
時隔兩個月,再次出發前往霓虹國。這次的目的地是中部地區,位于本州的中央。對童話小鎮白川鄉和有小京都之稱的金澤兩地的向往,多年前就已開始。提前半年的時間,和日本游小伙伴小田一拍即合,迅速定好了行程。
先放一張來自網絡的種草圖。每年點燈只有冬季的幾天,這次是看不到了。
這次的路線是北京-名古屋-高山-新穗高溫泉-高山-白川鄉-相倉-金澤-加賀溫泉-名古屋-北京,被小田定義為深秋溫泉悠閑之旅。
第一天
帝都飛中部的最近落腳點是名古屋中部國際機場。18日搭乘晚班飛機。當天帝都重度霧霾,出發前各種擔心這狀況是否影響航班起飛。正常安檢過關,在候機樓已經基本看不見遠處的跑道了。實踐證明,國際航線還是得到了優先保障,只是延誤了半小時。
起飛之后,飛機穿越到霧霾之上,通過舷窗看到的是落日余暉的橙紅色向淺藍深藍色的過渡的夜空,唯有一顆格外明亮的星綴在幽藍天幕之上。
到達名古屋已經是九點多,預訂的酒店東橫inn就在機場旁邊。checkin之后,在樓下的便利店小逛了一會兒,買點水和美味的小零食。其間有不少空姐光臨小店,很是養眼。
第二天
小田已經先在大京都各處經典名勝賞楓三日,按計劃我們晚上匯合。今天我的任務就是逛吃。
一大早從中部國際機場坐名鐵線路到名古屋市內。先到火車站旁邊的酒店東橫inn存好箱子,一身輕松出門去。
名古屋車站周邊的商場云集,心心念念的品牌店基本都能找到:Loft精美的文具,TokyuHands各式家居小物,松本清琳瑯滿目的藥妝,BicCamera功能齊全的小電器......一天都逛不完。
中午在一家菜單上沒有圖片的餐廳,吃到了米飯+味增湯+名古屋特色炸雞翅的組合,一言難盡的點餐過程就不提了。
逛街逛到已然快要崩潰,發現一家MUJI的Cafe&Meal,門口的食物樣品看著極為誘人,便義無反顧的去排隊了。服務員提前把每個排隊的顧客需要點的食物飲料寫在小紙條上來節省點餐時間。機智如我,亮出了預先拍的樣品照片,順利點單。排到座位后,服務員發了一張寫著“笑”的座位牌來占位,然后自行去點餐取餐。每個座位牌都是不一樣的漢字,四下里觀望了一下,還有“川,田,草,葉,楽,山,莖,人,素”等等,一邊看著仿佛有治愈力的“笑”字,一邊愉快的享用完食物,開始下半場逛街!
傍晚時分,小田乘新干線從京都到達名古屋,順利在新干線口匯合。
晚上去山本屋吃著名的味增烏冬面。湯很咸,面條很硬,天朝人民表示無法理解這款高人氣的食物。
第三天
查攻略說巴士的路上景色好于火車,加之價格才是鐵路的一半,所以果斷選擇乘巴士完成這次大部分行程。小田提前一個月就已經把高山-白川鄉以及菅沼-金澤這兩段預約制的車票訂好,其余路段現場購買。
本日是第一程名古屋-高山。早上走到火車站前的長途巴士站,小田同學突然發現手機忘在酒店了,馬上沖回去找。然而就在我查詢后一班車發車時間的功夫,神速的小田居然已經帶著手機跑回來了。。剛好按照原計劃上車出發。高速巴士車程兩個半小時,運營公司的有個很帥氣的名字叫濃飛巴士。座位很舒適,扶手邊甚至還有充電口,很是貼心。
巴士一出名古屋駛入山區,畫風迅速轉變。景觀大窗自帶濾鏡,導致我沿途創作了不少照片。
高山是在日本中部旅行的重要一站,由此可以出發到白川鄉-金澤、富山、新穗高、乃至松本、長野等地,來這邊的歐美人明顯多于天朝人。我們的行程也是以高山為中心,游玩新穗高和飛驒古川,之后到白川鄉,再北上到日本海一側的北陸地區。
到達高山之后,在晚上將入住的奧爾皮娜SPA酒店寄存行李。火車站有一伙莫名的人在示威,為了避開,我們只好把飛驒古川的安排改在第五天。高山各個景點都是步行距離,慢慢游蕩即可。先逛到宮川朝市,買了個頭相當于兩個富士大小的當地特產蘋果。
午餐就在朝市旁邊的丸明解決。事實證明還是窮游上高人氣的餐廳更合口味。我們點了兩份飛驒(后來經小伙伴指點,這個字念tuo二聲)牛肉,一份烤制一份壽喜鍋。烤好的牛肉只需沾一點鹽,入口即化,壽喜鍋甜甜的口味甚和我心,撈出來沾上生雞蛋食用,再配上一點熱清酒,非常圓滿。這頓吃下來感覺和神戶牛相差無多,然而這里價格卻親民很多。
酒足飯飽,沿著河道朝櫻山八幡宮方向走。這時宮川朝市已經收攤了。
八幡宮里這個美麗的櫻花紋印象最深,只是不知道含義是什么。
下一站國分寺,途經高山古街。
某個住家的門口,秋意正濃。
誰家的柿子樹,碩果累累。
國分寺有一棵推測1200年的大銀杏樹,隔著街道遠遠就能望見。國分寺很迷你,轉個圈就逛完了。
下面是高山的重要景點,高山陣屋。飛驒地區當時由幕府直轄管理,陣屋就是官府和宅邸的所在地。
這只兔子是一種叫釘隱的裝飾,為了掩蓋柱子上的釘子,同時還有祝大家幸福的含義。
中午吃的太實在,晚餐只在超市買了些小菜零食,外加街邊買到的兩只壽司。
吃完便去泡酒店的內外湯,露天的湯池很小,追求舒適溫泉的話,不太推薦這家住宿了。
第四天
早起寄存好箱子,只背著隨身的小背包,帶上一日遠足的裝備,出發去新穗高。巴士車程一個半小時,沒有行李的困擾,直接乘到終點新穗高纜車站。
山頂展望臺2156m高,遠處最高峰槍岳高度是3180m。展望臺上面顯示溫度3℃,此時聽說帝都已經下雪了,還要寒冷一些。可惜來的時節尚早,遙想一下雪后的景色會更美。
頭一次乘坐雙層的纜車。
中飯是當地雞肉料理,類似中餐炒菜的口味。
到新穗高的目的其實不是乘纜車賞雪山,而是來泡溫泉的。到旅館的路上,順路泡了水明館的露天溫泉,山景很美。
剛好三點左右到達溫泉旅館。這家叫風屋,Booking上面評分很高,非常溫馨舒適。
長長的走廊,右手邊是圖書室,里面有按摩椅可以解乏。
走廊盡頭的門通向兩個貸切風呂。如果鑰匙還掛在墻上,說明沒有客人,就可以自由使用。不知是否溫泉的緣故,這段走廊木地板熱呼呼的,踩著很舒服。
晚餐又吃到了飛驒牛,不過還是丸明家做得略勝一籌。
一每個小杯子里盛的是不同類別的清酒,都很好喝。
晚上沒有看到星星,門口的一組玻璃風鈴彌補下。
第五天
風屋的早餐簡單而美味。
退房后再乘巴士返回高山。
早上聽說福島附近地震了,好在沒有造成大的影響。中部這里并沒有震感。但高山到飛驒古川的火車線路延遲了十幾分鐘。
因為新海誠大熱的動畫片《你的名字》,這個小城也成了圣地巡禮的一站。街上處處可以找到這部動畫的影子。后來看這部電影時,還興奮地發現了火車站里的飛騨牛吉祥物這一幕熟悉的場景。
小田解釋說,這家餐館把海報改了改,變成《你的蕎麥面》。
飛驒古川街景很像江南水鄉古鎮,小溪旁邊的房子用作倉庫,因為涂成白色,叫做白壁土藏。滿街飄著甜甜的酒香,沒來一杯現釀清酒有點遺憾啊。
進去一家民藝文化館,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拆裝這種類似榫桙的構件,玩了很久。以至于原計劃的中午回去丸明再吃一頓飛驒牛的愿望,沒來得及實現。
離開飛騨古川前,拍到一張得意的作品。
剛好流行起了新海誠風格濾鏡,馬上嘗試。
這晚住在高山櫻庵,拿到鑰匙發現和辦公室門牌號一樣,開門瞬間以為自己要穿越回去上班了。
這家店有很多本地旅行團入住,無比想念溫馨清凈的風屋。
第六天
這一天是旅行的重頭戲,白川鄉。白川鄉所在的岐阜縣,是豪雪地區,有長達三個月的雪季。為了抵御暴雪減輕荷載,村民會把茅草屋頂建造得非常陡峭,因此被稱為“合掌造”。
直接放照片好了,當年我就是這么被種草的。參觀路線是先徒步到城山展望臺,之后坐小巴下山,在村子里閑逛。田園風光,世外桃源是對這里最好的形容。
這張照片是用來吐槽日本水果價格的,柿子售價合rmb30元3只,賣柿子的人,一定很富有。
接下來再看到柿子樹感覺金光閃閃的。
白川鄉的住宿選擇很少,價格很高,又擔心過于喧鬧。就把住宿的地點選在了距離白川鄉附近的相倉。相倉也是一處合掌造集落,但是信息很少。我們一邊對照巴士線路表,一邊對照地圖,好容易才確認到達預定旅館的時間和方法。這段線路的公司叫加越能巴士,專門運營較近距離的線路。路程45分鐘。
因為溫度很低,遠山的樹上結了冰霜,山景很驚艷。
入住的旅館在Booking上面有個詭異的翻譯叫果約蒙,到了地方才明白是五個門的音譯。
老板娘做的料理味道很好。
晚上出來消食,街上完全沒有行人,就幾盞昏暗的路燈,導致我們只敢在旅店旁邊兜圈子。回去發現老板娘在榻榻米上鋪好了被子,洗好澡鉆進被窩才發現里面居然還有只熱水袋。在外面凍了一整天,沒有什么比這更驚喜暖心的了。
第七天
晴天。先坐段加越能巴士去一個叫菅沼的地方,再坐高速巴士到金澤。反復看地圖發現,下車和上車不在一個地方,只好多預留了一些時間,結果還順路看了菅沼的合掌集落。
這束鮮花出現在菅沼停車場的衛生間里。
小田仔細向停車場管理大叔確認了高速巴士上車地點。大叔友情提醒我們穿過一段隧道才是車站,不要早早過去等,那邊什么都沒有。
拖著箱子走了大概十分鐘到上車地點。并沒有看見濃飛巴士的站牌,而是寫著北陸巴士,頓時開始心慌。再看時間卻又和行程一致,決心不管什么車名,上去再說吧。
還沒到時間,路過了一輛加越能巴士,緩緩在我們前方停下,司機跳下來問我們去哪里,忙把票展示給他看。司機看到說,就是在這里等車,還要等一會兒。這位好心人應該是看見有兩位異鄉人出現在一個偏僻的站臺,擔心我們會坐錯車,才跑下來確認的吧。
幾分鐘后我們的車終于來了,這回才明白,雖然車票是濃飛巴士網站售出的,實際運營的是北陸巴士。我們開心匆忙地拖行李上車,司機一邊檢票一邊說別著急啊,放輕松慢慢來,然后幫我們把箱子運上去。
1小時后到達金澤。入住金澤站附近的東橫inn。午飯吃到了著名的治部煮。餐具用料很精致。
趁著晴天,把兼六園的游園計劃提前了一天。后一天的天氣證明我們非常明智。還是要吐槽,金澤的天氣對我們很不友好。前后只呆了完整的一天,然而遇到了晴天+大風, 凄風+冷雨兩種組合,剛一離開,天氣就轉晴了。
兼六園號稱日本的三名園之一,名字取自李格非《洛陽名園記》,因兼具宏大、幽邃、人力、蒼古、水泉、眺望這六個名園的條件而得名。
漂亮的繩子就是雪吊,來防止大雪壓斷松枝,倒成了園中一景。
徽軫(日文發音同琴柱)燈籠是另一個著名景觀。因為兩只腳的形狀類似支撐琴弦的琴柱而得名。
接下來火車去到北陸小矢部奧特萊斯逛街,小有收獲。
第八天
建筑暴走半日。陰雨天格外寒冷,看到自動販售機的小熱飲,趕忙買了一瓶來捂手。
金澤市民藝術村,舊建筑改造的經典案例。
觀眾席正對的大門打開,連通到室外的舞臺。
鈴木大拙館,充滿了禪意。
金澤二十一世紀美術館,最喜歡里面游泳池這個展品,池內池外的人相互圍觀,都玩得很開心。在美術館里明明看到外面出太陽了,參觀完后一出來,又開始下雨。
冒雨到東茶屋街,為了品嘗箔一家的金箔冰激淋。讓大家擔心了,這是可食用金箔,不會中毒,而且也是和用量有關吧......金箔只能吃出質感,吃不出味道,香草的底子不錯。
出發前不久,覺得溫泉的安排還不夠過癮,又想到深秋是食蟹的最好季節,所以把加賀溫泉加入行程,硬生生擠掉了一天的金澤。
住宿地選擇在加賀的山中溫泉白鷺湯,一座規模很大很老派的酒店。
晚餐plan特地選了蟹料理,然而看到這只巨大的螃蟹,我們的第一反應是這可怎么吃得完(最后居然吃完了......)。蟹腿肉無比鮮美。
搭配味道醇香的梅子酒一杯。
第九天
早上再泡了一回湯。沿著鶴仙溪散步。
這只橋是弧形的,結構很厲害。
過橋之后沿著溫泉街返回,小田收獲了幾樣可愛的器皿。在特產店買到了加賀棒茶,回來后才知道這是茶梗制成,味道出乎意料的好。在街邊喝了一杯口感和粥類似的米酒。
中午離開時,因為前一晚女湯旁邊的淋浴壞了只出冷水,大堂經理送上一盒紅豆點心,不停鞠躬致歉。坐著酒店的班車到加賀車站,乘火車回名古屋。下半天開心逛街補貨,發現一家比MUJI有人情味的家居店KEYUCA,很是喜歡。
第十天
早班飛機回到帝都。小田是中午的飛機,還幫我在機場買回了之前猶豫而放棄的小鏡子。行程圓滿結束。
霓虹國的美食美景,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