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朋友講給我聽的故事。
辦公室里女人多,女人嘛,不管空不空,不聊點家長里短,衣服化妝品和孩子也一定是共同的話題。這就像每天喝的茶吃的小點心,品頭論足一番之后,意猶未盡咂著嘴或心滿意足打著飽嗝各自散去,心才安。
那天早晨,她走進辦公室,照樣在鏡子前流連了一會兒,看著鏡子中的自己美美地欣賞了一會兒,轉身去倒水的時候,平日里一個心直口快的同事突然說了一句:你的衣服太便宜了吧!你老公又不是不會賺錢,你完全可以買好一點的衣服穿!她哈哈一笑,覺得挺好的呀,不是挺漂亮的嘛。沒想到同事不依不饒,那你和誰誰站一起,她的明顯比你的高檔,品質好太多!她說她當時瞬間語塞,嗓子眼像堵了只蒼蠅,尷尬地笑了笑,不再言語了。
她跟我說,她也不是買不起,可是老父親生病了近二十年,沒有醫(yī)保沒有退休金,完全靠兩姐妹支撐。前段時間父親住院,她一下拿出兩萬,而這樣的事情是不時發(fā)生的。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她選擇自己少花點,把錢省下來做自己認為更值得的事,畢竟吃穿用度以后還可彌補,老父親的命是耽擱不起的!只是她不可能跟所有人都去解釋,沒必要。其實她一直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兼顧了兩頭,這種感覺很幸福。被說了以后,注重形象的她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感覺陽光被蒙上了一層紗。
看著朋友有些不悅的臉,我突然想起一個小故事。說擺地攤的女人打開老公送來的熱飯菜幸福地開吃,旁邊有人發(fā)出驚訝的叫聲,大妹子,你怎么吃這樣的東西,一點油水都沒有,怎么吃得下去!這個肥胖的女人留下嘲諷的笑聲和背影走遠,可是剛剛還幸福的女人只有啪嗒啪嗒的流淚,男人眼圈紅了,這盒飯卻是無滋無味了。
兩個故事何其相似!生活中總是有些不相干的人,愛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而一旦介入別人的生活,帶去的表面上是評價,甚至是關愛,可是強加給他人的卻是價值觀和人生觀,隔觀如隔山真是一點都沒錯。你的生活富裕有余,衣食無憂,當然可以盡情享受生活,可又怎知他人的艱難。這有點象古時候的一個故事,晉惠帝司馬衷聽到大臣上報百姓因饑荒餓死之事,他苦思良久,問,既然沒有糧食吃,他們?yōu)槭裁床怀匀庵嗄兀窟@個隔的山太厲害,大概是喜馬拉雅山了吧!
我終于開始思考感同身受、設身處地這樣的詞的正確性,當要理解他人時,我們總喜歡拿這些詞來說事。直到那一天,一個同事在哭訴她的困境,丈夫意外去世,當初留下了不少財產,但同樣也有不少債務,現(xiàn)在丈夫的朋友擔心她會獨占財產而不給婆婆,極力從中挑撥,并逼著她賣房還債,她說她被當年的那些朋友指責得一天哭了三次,然后邊哭邊自我分析其中利害。我就在旁邊默默聽著,說實話我都不明白我是不是把事情說清楚了,我只能看著她,我想安慰她來著,可是口頭上的這些話對她有什么實質性的幫助呢?我想說我理解你的處境,那更不可能,你不是當事人,你沒有經歷過,即便你也正經歷著,你的個性和閱歷也會讓你的感受不同,一句理解其實最難,于是我竟什么也沒說出口。如果傾聽也能是一種安慰,那么這是我唯一為她做了的,所以那一刻,我真是無力感爆棚!
這段時間在看《急診科醫(yī)生》,記得其中一個場景,一個病人在手術前發(fā)抖,他很奇怪,問她是害怕嗎?是對自己的醫(yī)術不信任嗎?病人說說不清楚,只覺得躺在那里,有種任人宰割的感覺,覺得這是個離死亡最近的地方。手術后,他自己躺在手術室病床上感受了一下,他說他也在發(fā)抖,那種將自己的身體和生命交給陌生人的感覺確實令人害怕,在以后的手術前,他都要握一握病人的手。這個小小的舉動我相信肯定特別讓人暖心,因為醫(yī)生沒有那種與你健康和生命的高高在上的優(yōu)越感,反而能理解你,與你以慰藉,肯定能去除很多恐懼感與隔膜,人心靠近,相互取暖,多好!
理解不易,共情太難,所以請別帶著你的價值觀,帶著你所謂的優(yōu)越感走進別人的世界,那只能證明你在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路上走得不夠遠。幸福的定義是因人而異的,誰能說自己才是幸福的頂峰呢?其實衣服有的穿,飯有人送有的吃,本身不就是種幸福嗎?幸福的來源雖然不同,但是我想幸福的感覺應該是一樣的吧!如此,還有什么值得炫耀呢?
有些人的世界總是雨淋淋,一片濕漉漉的,看見別人的世界一片艷陽天,也或者根本就是一種習慣,就總是要驅一朵雨云到別人的世界撒撒潑,豈不知道不同不相為謀,提升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吧,即便不能在路邊為別人鼓掌,保持沉默不也是一種修為嗎?如果還有人不小心將他的雨潑到了你的世界,那么請強大自己,你的幸福由你自己定義,關別人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