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念頭和想法就像是休眠火山,不是總會縈懷,但因為一些偶然的契機總免不了在心中升騰。
單位有一個同事和我祖籍所在地的同鄉,崗位調換后他和我在一個部門工作,年齡算起來是我的父輩,不忙的時侯常來辦公室串門聊天,從他口中我知道了很多我家那些稍顯遙遠而我之前所不知的往事。他說小時候他家住的地方和我家很近,去上學會經過我家,我們Y家當時是很大的宅院,有花園、有正房廂房,他又說我們Y家歷代出過三個狀元,總之,我家原先是在所在的那個小區域是富庶的書香門第,從他的話中能聽出幾許欽羨。
對于家族的往事,斷斷續續聽過一些,但父親很少說起,可能他本就是情感內斂的人,對往事不愿多說。也有可能因為他一生境遇并不如意,政治的風波對我們Y家造成了深刻的傷痛。我對于家庭的往事多是從外人口中聽說的。
在早一次是近兩年前,參加同學的婚禮,同學的一個親戚雖未見過我,但知道我們家的事,宴席結束后他找我來說話,跟我講了一些我們家以前的事,描述了一些曾經在當地算是比較輝煌的境況。以前我只知道我爺爺是大學生,那個時候知識分子還比較少,我想當時家中的境況還算尚可吧,不然也無力供養求學,怕是早早從事生產了吧。至于其他,我知之甚少。
還有一次是一個老師給我介紹對象,這位老師并未教過我,因為一次偶然的交談相熟,后來得知他和我爺爺曾經是十分短暫的同事,我爺爺當時是校長,他說印象中我爺爺儀表堂堂,風度不錯。男方的介紹人和這位老師也是同事,他得知說是Y校長的孫女,那相貌應該不會差,雖然事實并不如此,因為本人相貌真的一般。但從字里行間可以看出我爺爺的相貌是不錯的,起碼在他人的印象中是不錯的,至于在我的印象中已是十分模糊了,因為我爸爸是爺爺是最小的兒子,所以我和爺爺差得歲數很多,而小孩子對審美是沒有太多認知和關注的。稍長一些,爺爺已經調往鄰市工作,見面次數并不多,再然后就去世了。因此我的腦海中沒有關于爺爺形象的完整和清晰圖景。
我從小比較喜歡看人物傳記,對他人的人生經歷比較感興趣,對于期間跌宕的部分,也易感懷,太多的人和物走在時光變遷中化為烏有或趨于平淡。時光也真是有意思,上述提到的幾個人也是我從未想過會遇到的。但有的時候命運就像一條線,曲折蜿蜒地讓人與人關聯,又好像拼圖,看似一塊一塊互不想干,卻地拼湊出一個完整的故事。
對于爺爺的印象,記憶中最深刻的事我十歲生日的時候他送了我本書,他在扉頁上寫著“**(我的名字),讀書能使人聰明。”當然,當時的我并沒有多喜歡這個禮物,畢竟小孩子,肯定更喜歡吃的用的穿的,現在想想覺得還是挺有意義的。可惜在搬了幾次家后那本書已不知所蹤,主要也是沒有留意保存,有些慚愧。
上述幾個人提到的往事離我早已久遠,但還是不免屢次感懷。這些往事就好像是身上的小小烙印、也好像是莫名的信念,別人看不到,但自己可以感知。覺得自己有成為一名知識女性的義務,這是一種只有自己可以感知的使命感,最好是可以重振家業。當然這種隱秘的想法在別人看來甚是可笑,我自己也覺得不切實際,然而很多有些荒謬的想法不會因停留空想或者是幻想而消失。這可能是一種精神寄托或者是精神消遣,不足為外人道,卻又真實存在。
思緒再度無邊擴散,我自認為是一名現代女性,和大多數女孩或者女人一樣喜歡逛街、喜歡追劇,喜歡很多現代的東西,但深度自我剖析,性格或者觀念中很多傳統的、陳舊的想法。比如在擇偶中我傾向男強女弱的搭配,主張男主外、女主內,希望婚姻是一扇窗,希望能帶給我一個更廣闊的世界,期待對方見多識廣、期待對方懂得比我多。總之,我渴望的是被對方身上的某個特質所吸引,而這個特質是我不具備的,或者是在我身上是遜于對方的。如果對方能令我崇拜那是再好不過了,但矛盾的是我不希望對方年齡太大,而年少有為的青年并不多,即使有對方也并一定會選擇我,人生總是充滿了各種悖論。
有比較相熟的同事說我的很多想法不接地氣,我承認也早已認識了這一點。我還是把自己定位為務實的理想主義者,我理想主義但也務實,起碼在工作中是務實。我能認清現實但是無法將理想主義從腦海中祛除。
我有時候很羨慕大些大大咧咧的快樂女同胞,我的快樂從來不是長久的,這不是憂郁,更不是抑郁。很久以后我才認識到是因為我無法從根本上、全面地、坦然地接受自己,不是真正地喜歡自己,除了小學階段。那個時候還小,還沒有自省的概念。小學的時候我是班長,學習成績在班里也是數一數二,長得也算不錯,家庭經濟狀態在班級還算不錯。當時的不錯,從初中開始我就陷入了羨慕別人的狀態中,或淺或深。從郊區小學到城區的私立中學,全方位地對我造成了沖擊,在此不在贅述。總之,那段時期在我心中埋下了不自信的種子。
從小到大對自己的未來都有很多的設想,一路跌跌撞撞,到現在從事著一份穩定但普通的工作,塵埃落定,并沒有活成自己理想的模樣,雖然也沒有活成自己討厭的模樣,我最大的問題從來都是憧憬太多,毅力太少,明知自己毅力不夠但仍不能拋卻憧憬,欣然接受平淡的人生。這種自知的不快樂是最無藥可救的,相信時間會是最好的解藥。
前塵往事盡成空,尚有夙愿在心中,夢里花落知多少,明朝仍需去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