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伯倫說:“我曾七次鄙視自己的靈魂:它本可進取卻故作謙卑;它在空虛時用愛欲來填充;在困難和容易之間它選擇容易;它犯了錯,卻借由別人也會犯錯來寬慰自己;它自由軟弱,卻把它認為是生命的堅韌;它鄙夷一張丑惡的嘴臉,卻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它側身于生活的污泥,雖不甘心卻又畏首畏尾。”
有一段時間沒有這么早起了吧,而恰巧沒有早起的這段時間里面,對自己總是有幾分埋怨的。昨天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結束了這一小段時間的出行生活,暫時回歸到另一個環境里用不同的方式繼續開始修煉。在回來的航班上一個人靜靜地思考了很多,也展望了很多,生活就是這樣,開竅、看開、想通,其實就是那么一瞬間的事情。
如果說所見即所得,放在之前自己的觀點里“失去才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得到才知道什么是自己不想要的?!蹦沁@段時間的見聞感受、用心體會當是更近一步的讓自己明白什么是自己想要與不想要。旅行的目的也許正在于此,就是為了遇見未知的自己,不必太過世俗的來理解。
生活總是一環緊跟著一環,任何一個環節,如果我們開始給自己隨便的時候,那后面的每一個環節都會出現問題,這些問題某種程度上來自于我們的浮躁、缺乏耐心,然后反而失去了更多機會。換個角度,其實問題的出現我們可以把它當成偶爾從另一個角度來了解自己,只要善加利用,還是不會耽誤什么的。
我看到了一段時間人性的經不起考驗,所以不再對人性寄語更高的期望了。刪除掉那些只為滿足人性欲望充滿負能量的東西,用那些更佳貼緊寧靜內心的東西加以替代。執此靜待。
這次最后回來的那個晚上,小宇把這幾年畫的隨手畫全部送給了自己,我也欣然的接受。這個充滿陽光的細節里,讓自己倍感親切和踏實,把畫收在身邊,陪伴、提醒自己。
優秀是一種習慣,這種習慣需要歷經人生太多的起起落落才會明白。不過明白之時,對于世間的功利得失會有一層更淡然卻深刻的認識。
當我們不再跟自己隨便的時候,當我們把很多看似高貴的行為變成一種習慣的時候,我們人生的另一種風景自會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絕頂之上的風景還是很期待的,當然也同樣期待去往絕頂的路上有你相伴。
堯言(m.koyao.cn)一起奔跑著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