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朋友小雨聊天,突然得知她要跟追她大半年的小頭先生保持距離。我感到很震驚,因為小頭先生對她挺好,小雨也私下明確告訴我她早就把小頭先生當男朋友了,沒有正式確立關系只是想再考驗考驗他。沒想到這一考驗,讓小雨發現了兩人三觀不合,對小頭先生不但喜歡不起來,甚至有些反感了。
導火線是那天晚上兩人在路上散步,有一輛客車從小雨旁邊近身而過,小頭先生第一時間不是關心她有沒有受傷,而是沖上去罵司機,在司機不停認錯的情況下仍然不依不饒,聽著小頭先生滿口的臟話,看著他猙獰的表情,小雨忽然有些厭惡,獨自默默離開。
我安慰道:“他可能是關心你所以情緒有些失控。”小雨淡然的回答:“不,他以前在我面前裝得太好了,從來不大聲說話,那天看他出口成臟,真的接受不了。”
我又道:”兩個人待久了有摩擦很正常嘛,小吵小鬧也是情趣。“小雨一下子就急了,快速說道:”不是那種的,很多事情上都接受不了,比如在地鐵上他仗著人高馬大把腳支在過道上,外出吃飯總愛打量周圍桌的人,完全沒有衣品土里土氣,我現在一想起他一點好的都沒有,全是缺點。“
我沒有再說什么,想起另一個好朋友小菲。小菲今年25歲,是個性格開朗的漂亮姑娘,但是一直沒有談過戀愛。她并不是排斥,只是總沒有遇到滿意的。也曾問過我:“為什么有的男生我一開始還挺有好感的,可是一認真相處就會發現好多問題,慢慢的就遠離了?”
我想小雨和小菲問題的根源在于對異性產生好感的門檻太低,對男朋友的標準太高,導致中間跨度過大,愛情的轉化率太低了,這或許也是很大一部分人單身的原因。
很多時候我們習慣于第一眼先看到異性的優點,女生人美、聲甜、胸大、腿長,男生帥氣、上進、聰明、紳士,因為某一個或幾個閃光點就潛意識把他列入另一半的候選人名單里。可是真正相處了才發現原來對方有很多缺點不在自己的想象中,比如雖然長得好看,但是行為粗魯,雖然工作上進但是不夠貼心,雖然舉止紳士但是愛搞曖昧。于是在浪費了幾個月時間后,這個人也從你生命里不了了之,只留下老娘瞎了眼的嘆息!
所以不管是愛情還是友情,要發展長久的關系,我都建議不要以優點去衡量,而是先看對方的缺點是不是在你的忍受范圍內,優點只能決定你會不會想認識他,缺點才會決定你們能不能走下去。同時也請把自己的好感門檻提高一些,減少跨度,提升愛情的轉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