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我們剛開始了解思維導圖的時候,膽怯繪畫的朋友會覺得“思維導圖難畫”,“這是藝術家才使用的工具”。膽怯邏輯思維的朋友會說:“我能看懂畫,看不懂里面的文字邏輯。”
? ? 今天我先來給大家解密一下“一幅顏值高的思維導圖是如何畫出來的?”思維導圖里面運用的高效思維工具我將在以后分享。
? ?觀察是繪畫的第一步。“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奧古斯特·羅丹)對于如何觀察,西方經典美術技法叢書《素描的訣竅》中有這樣一段話對我影響至深:
? ?往往作畫時,我們應該裝作對所嚼物一無所知,只根據眼睛所觀察到的去畫,至少應該暫時如此。
? ?讀者也許會辯解說:“我知道對事物的某些認識可能會導致無法清楚正確地觀察,但是像透視觀察,剖析,透視縮短、光和影這類的繪畫原則呢?難道這類知識不是幫助,而是阻礙我們作出一幅好畫嗎?”的確,我們曾利用這些原理來理解所觀察的事物。但是它們并不是第一位的。觀察才是第一位的。在規則與觀察相互沖突時,忘記規則,按觀察作畫。這就是所謂的保留“純視覺”。
? ? 繪畫的第一步不是被大量的專業術語給嚇住,而是坦然的用心觀察,這樣的觀念對于我這樣的繪畫門外漢是一種莫大的激勵。
? ?后來陸續又看到一些書中寫到“純觀察”,比如在貝蒂·愛德華博士“用右腦作畫”的工作室工作過的吉田·惠里女士在她的《學會素描的7堂課》一書中寫到:
? ?在貝蒂·愛德華的理論中非常詳細地描述到,利用“負空間”這種關鍵詞,使描繪物和背景之間的關系產生變化,進而創造出右腦模式的方法。
? ?認識這種輪廓線本體的職責在于右腦,以此為交界,左腦負責做出分辨主題和背景判斷。左腦會先理解這張圖是什么。左腦不只掌握東西的樣子,還會去理解那是什么種類、具有什么意義。
? ?右腦具有無論面對有意義或無意義之物,均無分別的觀察習慣。對右腦而言,“看”這種行為,并非把意義加諸在對象上來觀看,而是指單單看著對象現有樣子的無為狀態。而此種狀態在繪畫時是很重要的模式。
? ? 當我們進入了右腦的頻道,再來看一幅思維導圖,就會輕松很多。
? ? 上面這幅思維導圖解決了我一直以來晚睡的壞習慣。我們的睡眠有兩種模式——貓頭鷹型和百靈鳥型。我就是百靈鳥型,晚上早睡,白天早起,效率最高。原文見:睡覺與創業。
? ? 在上面這幅圖中我標注了觀看思維導圖的順序:1、看中心圖;2、看主干;3、看分支;4、順時針閱讀。這里需要強調的是,也是當年袁文魁老師在幫我修改思維邏輯的時候提醒過的:
? ?一般我們都是從右上角開始畫,然后順時針畫主干,看思維導圖的順序和畫的順序相同。
? ?當我們學會了通用的讀圖方法,再來看換了馬甲的思維導圖(如下圖),也會有豁然開朗之感,因為這些思維導圖都是從托尼·博贊先生發明的思維導圖演變而來。
? ?朋友們讀到這里可能會問,我們的主題不是如何畫出一幅思維導圖嗎?為什么上面講了這么多觀察方法,還沒教如何畫?對,但不全對,我們這次的目標不只是畫一幅標準的思維導圖,更是畫一幅顏值較高的思維導圖。關于如何畫一幅標準的思維導圖可以看看博贊思維導圖高級講師陳資璧老師的《你的第一本思維導圖操作書》,也可以在“跟誰學”平臺聽聽王玉印老師的公開課。若是想提升思維導圖的顏值,還是需要更多耐心,來了解一下顏值的構成,并開始動筆模仿。
? ? 當我們學習了“如何看一幅思維導圖”,接下來就要帶著這份觀后感開啟自己的繪制旅程。
? ? 行動力是開啟天賦之門的金鑰匙。摩西奶奶在76歲時還以刺繡為主業,后因關節炎不得不放棄刺繡,開始繪畫。在80歲的時候她開始舉辦畫展并引發美國和全球的強烈關注。當她七歲的曾孫女抬頭問她:“我可以像曾祖母一樣開始繪畫嗎?現在開始還來得及嗎?”摩西奶奶認真地回答她:“任何人都可以作畫,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作畫。如人人都可以說話一樣,人人也都可以選擇繪畫這種認知及表達世界的方式,不喜歡繪畫的人,可以選擇寫作、歌唱或是舞蹈等。”重要的是行動起來,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
? ?剛開始動筆,我們很可能會畫出一些錯誤的線條,對待錯誤的線條,《素描的訣竅》的作者伯特.多德森認為這是必經的過程,不應該對此持否定的態度。他將這一過程命名為“疊筆”,認為“疊筆”的兩個優勢是:
1)你無須浪費大量時間去擦線,而可以將這些時間花在更好地觀察對象上;
2)帶有疊筆的作品看上去顯得更有活力。
? ?曾經我經常運用“疊筆”,通過反復涂寫形成畫作,卻因為片面的認為“反復涂寫是不自信的表現,是一種陋習”,也就沒再敢動筆畫。直到明白了“疊筆”的意義,我決定大膽嘗試作者的想法,不再擔心“疊筆”,并將其作為通往“精準筆法”的必經之路。下方就是我改進觀念之后的作品:
? ?經過一些生活元素繪畫的積累,我們在繪制思維導圖時會更有靈感。
? ?開始繪制一幅思維導圖,雖然我們不需要立馬畫出精美的中心圖,因為中心思想會在繪制和整理思路過程中慢慢明確,但我們需要給中心圖定一個“空間范圍”,這樣的事先安排會讓我們繪制的思維導圖更具有美感,并便于閱讀。對此,思維導圖管理師莊曉娟老師的草圖帶給我很大啟發,如下:
? ? 今年上半年,我和莊曉娟老師一同在武漢大學王玉印老師的課程中取得了博贊思維導圖管理師認證。在課間休息時,我和另外幾位同學一起向她請教構圖的秘訣,她非常爽快地給我們畫了兩張圖,頓時我們心中的構圖困惑就解決了一大半。特此分享也是因為很多朋友并沒重視構圖,我也因為一直忽視構圖而吃了不少虧。還記得高一考藝術特長生的時候,美術老師就當場指出我的觀察角度和構圖能力不行,很難畫出清晰的圖,結果可想而知。
? ? 上圖中我們不難發現,莊曉娟老師不僅構圖厲害,而且線條特別優美,線條是繪畫的基本功,思維導圖無論是中心圖,主干還是分支,無不是由線條組成。這該如何學習呢?
? ?一開始我的線條也很生硬,不自信,直到和一位書法家交流,才豁然開朗。他分享給我這樣一張圖,如下:
? ? 左邊的圖上方有一段文字:
? ?保持中鋒運筆,書寫圖示各種位置的弧線,流暢、均勻,藏鋒。熟練后,用各種不同的速度再書寫幾遍。
? ? 左圖中每一種弧線彎曲的方向也被標注了出來,從中我能得出的結論是:
? ?運筆的速度和方向決定了曲線的優美度
? ? 為了讓運筆練習日常化,我并沒有立馬練習毛筆字,而是投入新的學習——圓珠筆畫法。
? ? 這時我又發現了歐陽鵬杰老師的作品——《OY手繪——無所不能的圓珠筆》,里面剛好有運筆訓練,如下:
? ? 需要注意的是排線需要整體有序,流暢。這樣的訓練可以在觸手可及的一張紙上進行。
? ? 接下來,我們進入更高難度的中心圖繪制。中心圖首先是模仿,訓練好寫實。當我們將寫實功底打好了,再進行想象加工,形成的中心圖才會更有魅力。
? ? 畫中心圖我們不僅需要疊筆的放松心態,更需要精益求精的嚴謹態度,需要更嚴格的訓練。剛好歐陽鵬杰的書中講了一種方法——網格定位法,不僅可以提升畫面捕捉精準度,還能提升繪畫速度。如下:
? ? 這種網格定位法在中西方皆有畫師運用,在寫實繪畫初期常用,等到運用熟練了,后期不用畫就可以在心中精準定位,畫出物體的外形。
? ? 細心的朋友會留意到,我選取的繪畫參照對象是李威的圖片,而非真人。簡單說,對著照片畫可以保證圖像的固定,用網格定位法也更加方便;對著真人畫,首先是遇見真人的條件苛刻,其次是真人移動也會帶來觀察麻煩。不過,對著真人和實物畫畫也有優勢:這會讓我們對他們的感受更真實,視覺上也會更舒適。我曾今對著一朵花畫了一個小時,不僅沒有很疲勞,而且疲勞感所有緩解。這種放松感在對著照片繪制中是很難有的。
? ? 在繪制武漢大學校慶思維導圖過程中,我先是在武大實地感受了一下其環境,收集了一些繪畫素材,回家后在網絡上也下載了視角和色彩都不錯的照片,然后才繪制出那次的中心圖,如下:
? ? 在繪制過程中會有一些曲折,從構思和構圖開始我們就需要不斷動筆嘗試,不斷留出緩沖時間來醞釀和積累靈感,直到最后形成一幅滿意的草圖和最終的思維導圖。我當時就經歷了如下過程:
? ?感謝朋友們耐心地看到這里。分享這篇文章是因為一路走來,有很多老師和朋友幫助過我,從一開始不知如何用思維導圖,到后來斷斷續續使用,到現在每天使用,并且變化著運用于職場工作、學習和生活,能夠畫出一幅耐看的思維導圖。
? ?顏值高并非思維導圖的核心,卻可以給標準化的思維導圖錦上添花。
? ?祝朋友們享受當下繪制的過程,祝朋友們繪制的思維導圖越來越棒!
? ?我是魚子醬,2016年上半年通過文魁大腦俱樂部獲得了博贊思維導圖管理師認證。目前在二線城市汽車行業做海外貿易,喜歡繪出想象力、創新思維訓練、學習交流、小兒推拿等。若是您對我的思維導圖和講解感興趣,可以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