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已記不清是多久以前了,反正我知道我是看過《半生緣》這部電視劇的,只是里面的具體情節大都忘了,腦海里也只留下一兩個影象:摩登的曼璐一手環胸一手夾著煙,臉上含著艷麗而嘲諷的笑;昏黃的樓道里,曼楨和沈世鈞相依相偎。隔著模糊而遙遠的記憶,我都能感受到他們的情意綿綿。
? ? ?初看小說《半生緣》時,由于早前就知道主要任務和大致情節,所以這兩方面也就沒有那么吸引我。反倒是張愛玲的筆觸,她筆下的曼楨和世鈞,在戀愛之前的神態,說話時的含蓄,卻當真是當時中國人的典型。男女之間的那種小心試探,羞澀靦腆,即使是真正表情達意的時候也總是拐彎抹角,一再鋪墊。大概熱烈而直白的西方人,怎么也不會懂我們這些彎彎繞繞,我們說話時的意蘊豐富,我們對視時的躲躲閃閃,也只有我們自己才懂。
? ? 然而故事大多是這樣,相戀之時有多甜蜜,分開時就會有多痛苦,而我始終覺得,曼楨的苦,是遠遠高于沈世鈞的。曼楨在歷經一場生死劫難之后,終于可以去找她的世鈞時,得知他就在前幾天結婚了,那時的痛苦,恐怕要比她在過去一年多里所受的苦更甚。在那場噩夢里,她被親生姐姐設計陷害,被姐夫強奸,被母親放棄,求助無門,無處可逃,懷著一射門傷痛與怨恨生下孩子。支持她活下去的只有世鈞的愛,她傻傻地相信終有一天世鈞會去救她,甚至想著,等她出去了要把自己所受的苦一一說給他聽。只是她萬萬不曾想到,等她終于逃離苦海,世鈞已不再等她了。
? ? ?那么世鈞呢?在我眼里他或許是一個值得去愛的人,或許也是一個可以相伴一生的人,但實在,他太不聰明,太不能理智思考。在看小說的時候我總在想,沈世鈞要是再聰明一點兒就好了,他在找曼楨的那幾天里實在是有太多蛛絲馬跡暗示曼楨出事了,課他不但沒有想到,反而還輕信曼璐,就連曼楨最寶貴的紅寶石戒指沾著血跡也被他扔了。可能這些事都怪不得他,只是我總想,倘若世鈞在祝公館里發現了曼楨,憑他的能力能不能與祝公館抗衡?又或者,即使救出了曼楨,他又能不能抵抗家庭的反對?也許,即便這些阻力都沒有,誰又能保證世鈞不會娶別的女人呢?誰又能保證即使他們結婚了,是否還能像以前那樣相愛呢?反正,總有這樣那樣的阻礙來拆散我們的主人公。
? ? ?我想,小說里最能體現人性的自私自利與人生的蒼涼之感的,只有曼璐了。正如張豫謹所說,即使是當舞女時的曼璐,也是純良的。沒有人可以否認曼璐為顧家犧牲的一切,,青春年華,幸福婚姻,即使這些犧牲是無可挽回的,也沒有人可以阻擋她追求幸福。只是她嫁給祝鴻才之后,明明知道祝鴻才不是哪個女人可以抓得住的惡,也明明她和張豫謹是絕無可能的,可她還是放任她的嫉妒和貪婪吞噬了自己。她嫉妒曼楨的“干凈”與高貴,嫉妒張豫謹對曼楨的情意,她迫切的想抓住祝鴻才,迫切的想留住當年哪個眾星捧月的“李璐”。所以她企圖把曼楨也拖進深淵,企圖利用曼楨來留住祝鴻才。只是,一個女人有多善妒,就會有多蠢。她不了解祝鴻才,也不了解顧曼楨,甚至她也看不清她自己,最后落得一個丈夫不愛、家人不睬、癆病而死的凄涼下場。
? ? ?看到這里的時候,我覺得張愛玲也真是心狠,她筆下的故事是這樣讓人唏噓,那些故事里的人,他們的人生又是這樣的蒼涼,說是半生緣,其實不過是半生無緣。可是,除此之外,她竟不讓他們任何一個人有一個體己的朋友。世鈞和叔惠再要好,他與曼楨的事情叔惠也還是不知的,否則他們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場。更別說曼楨和曼璐了,曼楨雖說前有叔惠,后有金芳,但并不是可以一起分擔痛苦過往的人。至于曼璐,她就更可憐了,舞女出身的她又怎能交到貼心的朋友呢,當上闊太之后,又被自己的身份所束縛,更沒有朋友可言了。倘若當時的她能有一兩個談心的朋友,她也不至于走極端落得那樣一個下場。
? ? ?相比曼楨的最初的活潑和沉毅,曼璐的艷麗和癲狂反而更讓人印象深刻。張愛玲在曼璐身上的著筆并不見多,卻讓我覺得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要比曼楨突出得多。年輕時候的曼楨是活潑的,充滿生機的,堅韌的,而李靖劫難之后的曼楨,也不過是死氣沉沉的以個中年婦女罷了。也只有在與世鈞重逢留下眼淚的那一刻,她才恢復了一點生機,只是她親口說出“我們回不去了”的這句話,一下子又把她打回原形。
? ?書中有一句話曾一度溫暖我:我要你知道,這世界上有一個人是永遠等著你的,不管是什么時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么一個人。只是當我在小說結局里看到這句話時,我覺得難受,覺得無比諷刺與凄涼。十幾年過去了,或許曼楨還是深愛沈世鈞的,或許世鈞也還愛她,只是千帆過盡,曼楨省略孩子,結了婚又離,世鈞也有一兒一女,家庭也算美滿,即使兩人再度重逢,也是如曼楨所言:“我們回不去了。”那么,十幾年前的等與不等,于今日而言,又有何瓜葛呢?
? ? ?小說結尾是世鈞與曼楨一起在包廂吃飯時互訴衷腸,另一邊卻是世鈞的妻子石翠枝與叔惠在踐行桌上回憶往昔。這個場景不禁讓我想起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蚊子血與朱砂痣的比喻再恰當不過。毫無疑問,曼楨是世鈞心上的朱砂痣,叔惠也是石翠枝胸口上的朱砂痣,而他們夫妻雙方,不過是對方眼里的那一抹蚊子血。
? ? ?曾經的相忘江湖緬懷到哭泣,現今的相濡以沫厭倦到終老,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