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很少與家中母親通電話。生怕她老人家無聊寂寞,便奪命連環(huán)似的發(fā)去幾個紅包,幾段語音,大概胡扯那種,整整一天過去,紅包過期退還到我這。
因著太著急,擔心家母有個三長兩短,便打電話過去,人家在電話那頭可歡快了,還反問我在校有事否,沒事打電話做甚。
一番通話后,方才知家中斷網(wǎng),老母沒玩微信,害兒擔心受怕三兩天。
其實啊,微信用習慣了,倒真忘了打電話問候這個簡單粗暴的方法。
于是,三兩天的焦慮,一個電話過去,兩分鐘后頓時煙消云散。
大概一年前,全家通用智能機,微信便是聯(lián)系他人的首選,一提到要聯(lián)系人,第一時間就會去找那人微信。
有次在公園遛彎,一寶寶從健身器材上掉下來,摔破腦袋,那寶媽掏出手機就給她老公語音:“別打游戲了,快出來快出來,你閨女的頭摔破了。”
在旁另一寶媽善意提醒:“都這會了,先去醫(yī)院處理傷口,路上打電話給你老公,還發(fā)什么微信啊,留個言,你老公打游戲去了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看到。”
的確,當微信qq 成為通訊工具,已經(jīng)被世人普及,惹出來的誤會更是花樣百出。
為什么你有時間發(fā)朋友圈,卻沒有時間回我消息?
為什么每次你在微信上找我,我都能及時回,而我每次找你,你卻半天不回我信息?
為什么我發(fā)朋友圈,你從來不點贊,卻幫別人點贊?
為什么我在你說說下面評論,你卻從來不回我?而她的你卻次次都回,我們明明是共同好友,是不是這友情是我一廂情愿?
為什么你發(fā)說說只艾特她們,只發(fā)她們照片,從來沒有我?是不是瞧不起我?
現(xiàn)在討論的是否發(fā)朋友圈說說的爭論文章越來越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做法,不過這引發(fā)的誤會越來越多確是事實。
微信qq惹出好多是非,原因都一樣。兩者作為社交軟件進行交流,會給對方產(chǎn)生時間差,容易給交流雙方天馬行空的機會。畢竟隔著屏幕,傳出去的只是文字聲音和圖片,缺失了最重要的肢體語言,很容易誤會其中所傳達的意思。
通過社交軟件交流,看不到彼此是哭是笑,是生氣是憤怒,其中很大程度都取決于你自己當時的心情。
上個月表姐結(jié)婚,大婚之夜以微信紅包為導火線,引發(fā)了一場小型的家族不愉快事件。我也因些許其他原因而深感委屈,男友湖南比賽,我頻頻發(fā)朋友圈發(fā)泄情緒,又不回他微信,導致雙方都心事重重好幾天。
因隔著網(wǎng)絡(luò),我無法感受他的無奈,他亦無法體會我的心情,一來二去,就導致雙方心情極差。
其實,如果他當時立馬與我通話,我就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如果面對面交流加上實際的擁抱就更勝一籌。當然,當時異地無法實現(xiàn),而他顧忌太多,沒及時通話,只給我時間平靜,我亦不愿用網(wǎng)絡(luò),用文字解釋瑣事實在麻煩,又更何況我處于情緒崩潰中。
近來煩躁原因之一,便是因空間說說而來。某好友光棍節(jié)前脫單,整個朋友團連環(huán)發(fā)了祝福說說,還艾特了彼此,我看后突感委屈,情緒上來太快,明明我也是朋友團之一,怎么不艾特我?由此又想到,我給她們說說點贊評論,她們卻從不回復我,從不給我點贊,明明是共同好友,難道是我一廂情愿?還是真的游離出了她們的朋友圈范圍?不可置否,我有刪朋友圈的習慣,卻十分欣慰友人的點贊,表明還在意,雖不在生活里,起碼還可以通過朋友圈知道彼此還活著,知道彼此的感情生活芝麻蒜皮之事。
所以啊,微信qq作為社交軟件,只能看到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有矛盾,那打電話吧,如果想念,那打電話吧。打電話是最直接有效的社交,不僅節(jié)省時間,還能避免80%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