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用僅有的認知去丈量這個世界。

?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文/磊少

? ? 面對新的時代,上一代人總是習慣性否定。而所謂習慣性否定就是用否定別人的方式把自己的失敗合理化,然后心安理得的去當一個失敗者。

? ? 身邊不乏這樣的人,他們總是習慣性的去否定自己認知以外的事物。用專業的術語來形容,這叫認知局限。

? ? 我相信每個人身邊都有這樣的一波人存在,當出現了一個他們暫時理解不了的事情的時候,他們的第一反應不是接受,而是質疑。

所以,如果理解不了,請先接受。因為唯有相信,才有可能。

? ? ?按說移動互聯網已經如此發達,理論上是可以消除信息差異的。 但我們發現,信息的差異化,滯后性依舊客觀存在。且一定程度上,成為了積累財富的重要因素。

? ? ?換句話說,很多人積累財富的方式其實就是利用了信息的差異化,就像買股票一樣,知道內幕消息的股民,總會搶占先機。而信息滯后的,非但錯失機會,還有可能傾家蕩產。

? ? ?嚴格意義來說,現在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互聯網,但其實在用互聯網為自己創造財富的并不多,也就是說大部分人都是圈外人,比如不做微電商的,不做自媒體的,不做社群的,不做和移動互聯網有直接關系的人一定比做的人要多。

? ? ?于是我們自然的就會劃分出一條界限,雖然這條界限很模糊,但其實客觀存在。即:圈內人和圈外人。

? ? ?正如我開篇多說的習慣性否定。如果我們告訴一個人做傳統行業的人,在自媒體領域,頭部自媒體一篇文章報價高達幾十萬,他們可能就懵了。原因也很簡單,這個超出了他們的認知。

客觀公正的人會選擇先接受,后查證,再理解。但習慣性否定的人只會覺得我們在吹牛,在撒謊。

? ? ? 而關于習慣性否定,其實存在于任何領域,任何行業,任何階層。唯一不同的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如果說一個人善于接受新思維,新事物,那么對于他們來說,其實是永遠承認客觀存在的。但相反,如果一個人保守,比較頑固,可能的結果就是習慣性否定。

? ? ? 并且很多時候,習慣性否定會成為矛盾的導火索。比如說你在朋友圈說你可以一個月掙幾十萬,我敢打賭,評論里面肯定有大堆人說你浮夸,不靠譜,吹牛逼。但事實上呢,你自己覺得賺幾十萬都少了。

? ? ? 這就是兩個階層的思想意識。它給我們一個什么啟示?那就是,

永遠別用自己的認知去丈量你不知道的事情。

? ? ?當然更重要的是,別用習慣性否定去把自己的失敗合理化,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繼續習慣性否定下去。

? ? ?很多時時候,嘗試去接受比習慣性否定更能讓我們進步與成長。與其不分青紅皂白的去習慣性否定,不如兼容并包的去接受。我想,后面一種方式,才是我們大家所追求的,而不是一味習慣性否定。

我們不可能認識到所有的客觀存在,但這并不代表超出我們認知以外的東西就不存在。

? ? ?所以,不管移動互聯網如何飛速發展,也不管未來的社會將變成什么樣。承認客觀存在,善于接受新思維,新事物,或許能延緩被淘汰的時間。

對新事物的好奇心是我們此生能擁有的最好的投資。

? ? ? 授權獲取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