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晨讀之書籍推薦:《學會學習》【日】齋藤孝
學習的過程分為輸入、處理和輸出三個環節,即理解、內化和檢驗。為了讓三個環節更加高效,我們今天學習三個方法。
1.概念法
概念是理解事物本質的最基礎的方法,對于概念,不應只滿足于表面認識,加深理解才是精進的奧秘。
001對概念進行定義
把你對某一詞句定義的概念寫下來,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若是不夠精簡,那么久進一步簡化,保證用最少的語言能解釋清楚該問題。如經濟學中的【機會成本】,可以定義為【為了得到一些東西不得不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成本】。
002描述這個概念的應用場景。
以機會成本為例:為了能有時間看書,放棄游戲、玩手機甚至是睡眠時間。機會成本通常是指二者不可兼得。
2.模仿法
初次接觸某個領域,先不質疑、不自作聰明地做任何改動,而是進行全盤理解吸收,掌握正確做法后,再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改進。模仿的終極奧義是學而不同,內化吸收。
比如學習寫作,可以先從喜歡的文章中摘錄好詞好句背誦,過幾天后進行復述和改寫,然后和原文對比修改,再慢慢加入自己獨特的生活體會,最終會有自己的寫作風格。
3.限定法
著名的文學家歌德說過:“最難做到的是讓自己專注在一件事上,斷絕其他干擾。學習需要廣泛涉獵和閱讀,但在行動時,必須給自己限定一個行動范圍,在幾個有把握的方向上選擇一個方向全身心投入,使得學習成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