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萎病(鐮刀菌等多種有害真菌可造成)、干腐、莖腐、黑腐、軟腐、根腐(真菌和細菌類感染都有,有時會復合感染,數病齊發),一年四季不分區域的威脅著植物的生命,牽掛著香蕉果農的心。本文詳細分解成因、處理方法。
本文內容和圖片來自央視《科技苑》,以及客戶案例。
分析
科技苑20151021,介紹的是組培的寶島蕉抗病品種將70%存活率提升到80%,后通過土壤改良的方式將植株多年存活率提升到95%以上。
香蕉是一年生作物(不代表生命力只有一年)。海南香蕉5-10月收獲,往往是收獲時節才能明顯發現感染枯萎病(黃葉凋萎病)。發現已經來不及了。來年再種只會損失更慘。得病的土地,意味著今后無法種植香蕉。枯萎病是香蕉絕癥,基本無解,也感染絕大多數植物!
針對土地菌種的情況,使用有益菌+有機肥對土壤進行改良,減少化肥的使用。成功地將抗病品種2年后的80%存活率提升到95%以上。
科技苑20170308,我國科研人員成功用育種的方式培養出完全抵抗香蕉枯萎病的“中蕉九號”。從此世界難題被攻克。
下圖說沒有藥可以防治,單指香蕉枯萎病,果樹不可以使用內吸性的殺菌劑,或者對枯萎病特效藥敏感,當然沒有辦法有效防控病菌,特別是地栽作物。
帶我入行的一位阿姨,我非常感激她,她常對我說的就是一句話“辦法總比困難多”。行動力強,修煉內功,腦袋會轉彎,敢大膽嘗試新方法,吸取教訓大刀闊斧的整體改善。必然九曲而后峰回路轉。
病原和成因
枯萎病 ×腐病,大多數情況下屬于針具感染植株造成。屬于典型的土傳病害。在低溫高濕、中溫高濕、高溫高濕的環境下均可發作。特別是陡然升溫,或者雨后爆晴的天氣。再就是斷水很久后猛澆水,或者不規律澆水、植株過于緊密。
成因:
⊙用土不講究,自己累死卻害了植物:到處挖田地里的憨泥巴、用謀財害命的“營養土”、“倩土”、看起來便宜,實際使用成本極高的劣質栽培基質。
⊙養護環境通風性差,不通風得百病長萬蟲:找小綠看花卉疾病凡是提到不通風,就開始疑惑甚至反駁,說我的開放式陽臺通風的很,云云。您自己找5個杯子裝滿水放在陽臺五個不同的位置,1天后觀察蒸發量。通不通風您自己做的實驗自己會明白。(不要用電風扇 空調吹植物,不作不死,風害也是人為災害!)
⊙養護環境缺乏直射光,紫外線強度太低不僅引起徒長,還會導致有害菌數量激增。
⊙不合理的控水、斷水、舔白酒一樣滴滴點點的澆水:不用活水換出土壤中的雜質、廢料、有害菌,您不是養花,是養病,養麻煩。
看過這些案例,直觀地展示了發病的具體環境、用土情況。所以不要在度夏養護上有什么疑問了,就是上述原因導致的!
解決方案
只有參考過往經驗,準確、提前用正確的藥物防控,控制有害菌菌群數量,才能達到防病的效果。可惜大多數情況下,往往是疏于管理,直到無藥可救的時候才發現,這就是各類密集度高的草花、多肉、度夏和越冬時高死亡率的原因。凡是主桿的髓部發黃、褐色、黑色,不是白色、嫩綠色,基本上不好救。還是那句話,合理、正確用藥是科學栽培的基礎常識。預防勝過治療。
⊙改善環境:通風第一、根據植物需光量調整位置,針對陽臺來說,夏季熱盡量上午半日照,冬季盡量全日照。
⊙修正錯誤用土習慣:不使用性價比極低,下腳料制作的“營養土”、“倩土”,那是出錢害花,增加養護難度和成本。憨泥巴就讓它繼續在地上待著吧,盆栽從發明到現在都是用的基質,只是從過去的腐殖質轉移到現代化的安全高效的栽培基質了。
⊙修正錯誤地養護習慣:有規律、有節奏的澆水,每次要澆透后置于通風處。任何植物通用法則。
⊙合理使用正確的農藥:先正達的優繪(嘧菌酯+金甲霜靈)作治療劑,是一個相當高效合理的選擇;先正達的藥肥一體可以有效解決土壤連作障礙,對地下病害的廣譜、長效殺滅作用也非常理想。用藥詳情和購買渠道可查閱作者資料。
⊙正確選擇化肥:化肥不是有害的,但不正規的所有產品是一定有害的。底肥+階段性使用水溶肥的方法,是最出效果的。
在小綠的用肥套路里為什么總強調益生菌,強調菌肥的重要性,實驗結果全部在第一季里。下圖科研人員也有明確的解釋。
好肥讓植物身強體壯,抗逆性增強;改善的環境讓植物有宜居的基礎;干凈衛生的栽培基質安了個好家;定期病蟲害的預防,有害菌無法足量累積,興風作浪。
結果就是,管理養護異常輕松、植物健壯精神表現力好。請問這難道不是所有養護者共同追求的嗎?版權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