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早起

圖片發自簡書App

昨天看了個公眾號文,講的是有早起習慣的名人,比如李嘉誠,巴菲特,喬布斯等等,都是大佬級人物。應了那句越優秀越勤奮。

正所謂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可人家這些大咖早起可不是為了有蟲吃,他們早過了找蟲吃的階段,而是已經把早起列入了高效率的生活里。優秀可以上癮,而且越來越過癮。所以,在模仿這些名人早起之前,請先徹底了解自己,你是早起的鳥兒還是早起的蟲兒。

我不贊成以偏概全,盲目崇拜。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物鐘,所以如果打亂生物鐘或許會適得其反反而影響工作效率,比如一個幾十年如一日的慣性7點醒來的人,你非要他學習那些名人4,5點就起來,時間是挺多的。然而代價就是下午那無法控制的倦意。在不改變生活狀態下早起,你挪走的時間早晚需要還的。

除非你被某種強大的成就感所吸引。體內腎上腺激素持續穩步提升。讓你在追逐的過程中越發珍惜時間和效率,最后在追逐更多的時間里擠出早起的時間,把早起變成一種習慣。

我相信名人的早起也不是一直如此的,必然有一個逐步提前的過程。這個過程跟每一個階段的成就感成正比。獲得的成就感越多,時間管理就越嚴格。特別是那些4點多就起床的人,他們這個習慣的培養必然有被“逼”成分!

我留意了一下,名人早起的時間里幾乎都是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比如鍛煉,看書,和家人進餐等。這還是稍微注重健康的類型。為什么呢?因為白天沒時間啊,一個人的能力與責任成正比,能力越大,擔負的責任也就越大,小到公司員工,大到社會。要忙的事情太多了,行程全被秘書或者助理排的滿滿的。什么時間做自己事呢?也只有早起這個時間檔了。所以,真的有逼的成分,記得有個做企業的朋友說的,做事業就像軌道上的列車,一旦上了軌道,就不是你想停就停的,純個人時間顯得彌足珍貴。

繁忙的工作之余想要個人的休閑時間就得早起,而且越成功,越在意自我的空間和心靈的沉淀,這就越需要為自己騰出時間。

再者,如我上面提的過癮,如果你是對人生有點要求的人,一個事業你要真做出點成績來了,這種成就感真的比性高潮還過癮,不同的是高潮是短時間的滿足,而事業的癮是長時間的亢奮。當你沉浸在這種亢奮里時,一種隨之而來的約束感就緊跟而來了,為什么呢?要長久的維持愉悅感,你必然小心翼翼,所以你對自己的要求會越來越高,計劃會越來越精細,時間管理也會越來越苛刻。如此一來,起個早又算什么呢?

難怪有人說起床的狀態即是你的人生狀態。

不可否認,一個滿懷激情,斗志昂揚的人必然舍不得賴床的。相反,一個沒有生活目標的人,散漫隨意的人必然賴床成癮。

所以,每天叫醒你的不是早起的決心,而是腦中對生活的長期規劃和目標。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早起的習慣也非三五日成。當你越來越充實,對自己要求越來越高的時候,毋需刻意,你自然就能早起。

記住,這是一個自我升華的過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