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子來幫忙修東西,臨走時問我明天幾點起床。
答:五點啊,你不是知道么。
還以為他準備帶我跑步,因為之前他說明天要跟跑友一起熱身馬拉松,月底還有全馬比賽。
然而,并不是,他說原本想參加早起群,但早上家里事多,估計是不行了。
呵呵,我想說,這哥們還是很理智的。
剛當了孩子爹不到倆月,照顧娃兒,照顧媳婦,還一個人干著三個人的工作。早睡都不一定辦得到,還想早起,你咋不上天呢!
關于早起,無疑是有很多人在堅持的。但為了什么,卻各有不同。
啊?不為什么?就是早早起來刷朋友圈、搶到無數個“第一贊”、在各個社群里問“早安”。如果是這樣,還是別早起了,估計你也早睡不到哪去。
關于早起,堅持了一年多,我想對盲目羨慕別人早起的友友提示這幾點。
一、得為點什么
早起應該是有目的性的,知道自己為什么早起。
在我們早起打卡群,朋友們堅持在七點之前起床,有的是晨跑,有的是keep,有的是練字帖,有的是背單詞,還有和我一樣碼字的,等等。
正是有這些大清早的待辦事宜在那等著,才讓我們義無反顧地早起,深怕晚了完不成當天的目標。
萬一再形成一拖二、二托三的惡性循環,那真是比少吃一頓飯還讓人渾身難受。
所以,當看到別人在早起,并堅持了很長時間的時候,有人心動了,也想早起,也加群,卻單單忽略了一點——為什么早起。
在我推出那篇提到早起的文章后,墨爾說最近正在考證,現在六點起,正需要抱團鼓勵;子羽說準備長期堅持,亟待抱團入群;白白說要寫作,得堅持早起,希望好小伙伴們一起……還有陸續關注的,基本上都是有自己堅持的目標,只希望和大家一起而已。
因為有了這個目標,我們才能按照每天的to do list,分輕重緩急來規劃自己的時間,將每個時間段都用在刀刃上。
二、得早睡
早睡,就是字面意思啦。
美國華盛頓大學納薩尼爾·沃森博士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只有當人體獲得充足睡眠時,免疫系統才能發揮最大功效,長期缺乏睡眠會導致免疫系統的部分功能停止運作。
梅奧診所的專家也表示,為了保持身體健康,成人需要睡7到8個小時,學齡兒童可能需要超過10個小時的睡眠。
因此,早起務必是伴著早睡的。
比如我五點起,那晚上十點就開始睡覺。
你晚上十一點才睡,那六點多起就好了。
如果睡覺都到凌晨1點以后了,還要逼自己五點起,那真是瘋了。那誰誰誰因為每天只睡了幾個小時后來提前去了哪兒的案例我不說你也知道(貌似有個叫喬布斯的)。
而且長此以往會經常覺得饑餓,想吃東西,然后吃著吃著體重就增加了。
不僅如此,睡眠不足還會引發遲疑不決、記憶力衰退、容易情緒化、皮膚暗淡無光、視力下降等各種亞健康的狀況。
假如你是那個早起的女同學,男同學也一樣,那先從早睡做起,保證了有效的睡眠,早起后不管做任何事情,精力總是充沛的。
需要說明的是,要打破以往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需要一定的適應期。
剛開始的時候會存在早起起不來,早睡睡不著的現象。這個還真的逼自己一把。
根據太陽花的親身體驗,連續三天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堅持一周大概靠著鬧鈴就沒問題了。
要固化為常態,那得21天。科學研究表明,大腦構筑一條新的神經通道剛好需要21天。所以,人的行為暗示,經21天以上的重復,會形成習慣,而90天以上的重復,會形成穩定的習慣。
看到3、7、21、90這些數字,準備開始的你有些猶豫不決也是正常的,畢竟要改掉重復了幾年、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習慣,是需要很強的自律性和協調性。PS:年紀越來越大,誰不是一大攤子雞毛蒜皮,要突破這些桎梏早起早睡,懂的人都知道有多困難。
不過實話跟你說,要真堅持起來也很快的,熬過前三天就好啦!
三、得堅持鍛煉
健康專家建議,睡前進行鍛煉,這樣會有助于睡眠。
晚上八點多了,我還在跑步機上哼哧哼哧,管健身房的阿姨已經進來看了好幾次。可能是那天去健身房的人比較少,她又帶著孫子,想早點回家吧,所以進來看也有催我快點結束的意思。
按照既定目標跑完相應的數據,我開始做一些肌肉放松的動作,她開始清理衛生,擦擦掃掃。出于禮貌,我準備隨口和她聊聊。
“阿姨,是不是每天看著這些人跑來跑去,覺得挺搞笑的,還不如去幫你們干干農活呢?”
她顯然有些驚愕地看著我,說道:“你怎么知道?就連常跟我來上晚班的孫子都說,‘怎么這些叔叔阿姨用愛跑來跑去,我在學校最不愛上的就是體育課!他們有這些時間,還不如去幫咱們家干干活。’不過,你們是工人嘛,下班了閑著沒事也是閑著……”
“我家也是農村的,小時候我們干農活,也經常遇到大清早和晚上跑步的人,也覺得不可思議,我和弟弟還經常調侃,應該讓他們來干干農活,就不用這么辛苦的跑來跑去了。”
阿姨認同地點了點頭。
確實是這樣,小時候不愛上體育課,不懂老師們為什么放著好好的覺不睡,非要跑什么早操。
即便是上班后的前幾年,跑步健身這種事也沒有正式納入我的生活范疇。頂多也就是初中開始喜歡的乒乓球偶爾打打,單位有時候舉辦排球比賽去湊個人數。再后來也有零星的跑步、暴走,但都不成章法和規律。
正式開始堅持跑步,是一年前的事情,正是因為平常上班的我需要早起學習。網課老師說,如果每天高強度的腦力勞動,沒有體力輸出,很容易造成失眠、多夢、神經衰弱和體力不支等諸多狀況。到時候別說學習,正常的生活都不一定能安然繼續。
他們建議備考的學員,每天抽出一小部分時間鍛煉身體,以此來平衡大腦的高強度運轉。
這個法則用到早起中正合適。無論你是在職、在家還是在校。每天需要處理的事情千頭萬緒,腦細胞死了一波又一波。抽出時間鍛煉身體,是最佳的放松狀態,也能夠提供單一的思考環境,讓自己做個階段性小結什么的。
關于做什么項目,那得視個人喜好而定,一個原則就是選擇簡單、實用、快捷、方便的。
一日之計在于晨,晨起做些鍛煉,能夠讓放松了一夜的身體慢慢醒來,活絡脛骨,洗刷疲憊,開啟美好的一天。
寧靜的夜晚,忙完一天的工作或學習后,小跑或者快走幾公里,練練keep,最好能出身漢,洗個熱水澡,那瞌睡蟲很快就會來找你,也不同擔心多夢,一覺到天亮基本就成了常有的事。
關于健身鍛煉,還有很多便捷有效的方法和項目,太陽花并不是專家,只是個在早起早睡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的堅持者,希望屏幕那段的你看到此文有所感悟,合理規劃自己的時間,有目的、有規律地早起早睡,為自己的人生增添不一樣的色彩。若有健康屆專家來訪,歡迎在留言區批評指正。
往期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