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重復的事情太多了。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是一種重復。人性千萬年來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也許是每況愈下呢。常聽古人說“人心不古”,信矣,今日又何嘗不是呢。重蹈覆轍的故事一天一夜也說不完。總有人在同樣的地方犯同樣的錯誤,本性難移,欲望蔽心,迷而不覺,可憐啊。
一句話一遍又一遍的說,是一種重復。為什么會重復說呢?也許是一遍無效,不得不三令五申。也許是性格使然,說話啰嗦。
一本書一遍又一遍的讀,是一種重復。一般來說,只有經典之作才需要一讀再讀。像我國的四書五經,《道德經》,等等。這是積極的重復。溫故而知新,修齊平治,變化氣質,善莫大焉。
一個動作一遍又一遍的練習,是一種重復。這也是一種積極的重復。熟能生巧,量變引起質變。通過有效的重復練習,進而提升自己的技能。賣油翁如是,運動員如是,武術如是。。。。。。
學習一門知識,也要一遍又一遍的讀,一遍又一遍的復習,這也需要重復。如此數遍,方可經久不忘,知識內化。古人所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大有深意。
一個想法在頭腦內盤桓許久,這也是一種重復。《論語.公冶長》有這樣一段話:“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故重復有時并不可以太多。思考太久,一則有貽誤戰機之虞,一則久拖不決,未見行動,落于空想,終無所成。等所謂考慮周全才行動,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事情總有意外之變,這就需要臨危不亂,見機行事了。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一針一線,穿來引去,這也是一種重復。油燈昏暗眼昏花,游子未去盼歸家。母子相見忘生死,父母恩重難報答。這是偉大的重復,這是母愛的光輝。
有好的重復,也有不好的重復。比如打架罵人,習久成性,必于己于人有害無益,當戒。
重復是不變,重復是變化;重復是有效的,重復是無效的;重復使人墮落,重復使人高尚;重復導致失敗,重復助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