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個小伙伴微信問我,怎么辦?要出科了,但是我請了很多假。科長會不會記錄在我的實習鑒定啊?超過規定天數就沒有實習成績了。能不能直接問科長把請假條拿回來啊?或者問他會不會把假條交給學校?
我看到這些信息,第一反應是,你真是勇士啊。自己請得假,哪來的勇氣直接問啊,少年。
思索了一會,回了她:最好不要直接問,這樣不好,你又沒有正當理由。也許你可以,出科的時候。誠誠懇懇地和科長道歉吧。就像:科長啊,不好意思,在這段時間里面請了這么多天假。真心給你添麻煩。謝謝科長給我請假,實在是有一些緊急的事情要處理。謝謝你不計較啊。
信息打出去沒多久,小伙伴秒回我一句“你好厲害啊,你好會說話啊,這樣很虛偽耶。直接問不好嗎?”
啊?我好厲害?好會說話?虛偽?
同學,這個叫好好說話,好吧。
首先,對于這件事情,我們請假,我們不是有理的一方。其次,人家起碼也是你的領導,他有權利按照正常程序記錄我們的請假天數。他不記錄你的請假天數,也只是他不想花費時間精力在這方面。最后,不要一副理所當然樣子,好像我們是實習的,和他們撕破臉皮沒關系。同學,我還是相信因果的,誰能預料到,你以后畢業出來求職不會遇到他們?
這些類似的事情,遇到太多次了。我都有點懷疑,難道我們還沒有完全過叛逆期嗎?在實習的時候,希望張揚自己的個性,總覺得他們這些老一輩迂腐。不懼怕在眾人面前和領導頂嘴。給自己的理由是我又不是跟他工作,又沒領他的工資。為什么要屈服。
我并沒有比同齡人聰明或者市儈。小時候父母告訴我:話要好好說,要學會換位思考,如果你是她,你會怎么做,怎么才能在適當場合里面讓別人舒服。畢竟別人有時候只會在你人生路程中出現那么一段時間,為何不給足同理心,在不傷害你自尊的情況下,好好說話,讓你身邊的別人感到舒適?
我在我現在有限的經歷里面,親測“好好說話”是有效的。
你和你的朋友“好好說話”,就算再親密的朋友也不喜歡你赤裸裸得指出她的短處,我相信你的朋友會更愛你。你和你的長輩“好好說話”,我相信他們會愿意去盡力理解你的做事、思想,而不是催著趕著你去相親,去考研,去做你不喜歡的事情。你和你的領導“好好說話”,我相信他們會聽得進去你的意見或者訴求。就像我上面的小伙伴這種情況。“好好說話”領導也許會覺得,實習生啊,看在這么禮貌的份上,就不會太為難你。畢竟我們在他們這里,也是無名氏,說得重一點就是無足輕重。
在我認知中,虛偽是表里不一。心里想的和嘴上說的相反。好好說話,是始終表里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