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天愛人”,稻盛和夫經營哲學的靈魂
? ? ? ? ? ? ? ? ? 文/老夫子
2020年5月12日,軟銀集團發表財報,財年凈利潤達4.988萬億日元(合2498億人民幣),在凈利潤指標上,軟銀超越了微軟,僅次于蘋果和沙特阿美公司,成為全球第三大賺錢的公司。孫正義說:“如果沒有稻盛先生‘敬天愛人’的思想和阿米巴經營方式,就沒有軟銀的今天。”所以無論是軟銀還是孫正義都是稻盛先生經營哲學的受益者。
那么,稻盛經營哲學的內涵是什么?人究竟怎樣生活?企業家如何正確的經營?正確的人生觀對個人、組織、人類有何等重大意義?不停地提出、思考、回答這些問題,也是稻盛先生哲學和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
稻盛和夫是日本四大“經營之圣”之一。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 ,27歲白手起家創辦了京瓷,帶領公司殺進世界500;52歲涉足全新領域電信行業,創辦KDDI,也成為世界500強公司;78歲時,已經退休的他,受到當時日本首相邀請拯救日本航空公司,結果僅用了424天,日航奇跡般的扭虧為盈,又重回世界500強!
《經營為什么需要哲學》濃縮了稻盛和夫“敬天愛人”的思想精髓,并附有稻盛和夫“塾生”學習稻盛經營哲學的心得和實踐總結,為企業經營者提供了寶貴的經營借鑒。著名學者季羨林曾評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1、 “敬天愛人”的經營哲學實質
“敬天愛人”出自日本明治維新三杰之一西鄉隆盛的《西鄉南洲翁遺訓》,“天”就是道理,合乎道理即為“敬天”;而“人”指自己的同胞,以仁慈之心關愛眾人就是“愛人”。
稻盛先生“敬天”的哲學思想,還體現在他的宇宙觀上,他首先承認宇宙意識的存在,認為“宇宙間流淌著促進萬物進化發展的‘氣’或‘意志’”,“如果每一個人都以‘愛、真誠與和諧’之心去生活、去工作,那就意味著與引導萬物向好的方向發展的宇宙的潮流相一致”。他強調“宇宙意志”和“宇宙之心”,
所以“敬天”就是指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事物的本性,即按照客觀規律辦事。這里的“天”其實是指客觀規律。稻盛和夫一直堅持用正確的方式來做正確的事。所謂“愛人”,就是“利他”。在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利他經營”。這里的“他”是指包括社會、客戶、員工等在內的一切利益相關者。稻盛和夫認為,企業是很多人的群體,所以企業需要制定一個活動的標準。在京瓷,“敬天愛人”就是員工的活動標準。
稻盛先生集科學家、企業家、哲學家和宗教家于一身,所以其哲學淵源頗深,他以中國的儒家、道家、理學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為基礎,又滲透著佛教精髓“六波羅蜜”的要義,再加上日本思想家石田梅巖的思想,形成他經營哲學的體系。他強調“共生”觀念和“利他觀念”,注重“神的智慧”。他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提出的“作為人,何謂正確?”,成為他以高度的倫理觀、道德觀為基礎的經營哲學。
2、 “共生”與“利他”的哲學實踐
稻盛哲學認為:人是萬物之靈。要明白自己承擔的使命,做正確的事情,以正確的方式貫徹到底,最終達到光明的未來。因此,具體到企業經營中,稻盛先生把經營哲學的落腳點放到“愛人”上。一方面是“共生”,另一方面則是“利他”。
他認為,在努力經營企業的過程中,經營者不能只顧個人私利,必須考慮員工、客戶、交易對象、企業所在地的利益,必須與企業的一切利害關系相處,必須以關愛之心、利他之心經營企業,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如在1990年“沖繩座談會”上,稻盛先生提出在沖繩設立獨立的電話公司,沖繩本地企業持股達40%,使沖繩賽羅拉電話公司創業以后快速發展,成為當地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公司,1997年實現了上市,成為日本8家賽羅拉電話公司中唯一一家上市公司。這就是對“共生”哲學的具體踐行。
關于“利他”,稻盛先生希望經營者排斥“只要自己好就行”的利己之心,在關愛心、慈悲心、利他心的基礎上,努力奮斗,讓企業及周圍所有的人感到幸福。他強調經營企業不是為自己,而是為社會,要培育今后人類應該具備的高尚心靈,構筑新的倫理觀、新的道德觀。如松井先生通過學習稻盛哲學,把“利他之心”引進加利福尼亞,在經營“菊花-玫瑰-蘭花”不斷轉軌過程中,通過對“墨西哥籍”員工“施愛”,使蘭花栽培規模達到世界第一,使“利他”哲學開花結果。
3、 經營哲學的成功方程式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由于受縛于種種考慮和擔憂,使他們感覺成功遙不可及。稻盛和夫則認為,經營乃至人生的成敗并不單純靠能力,在能力之前,還有思維方式和熱情。他將自己的成功,歸納為一條人生方程式:
人生·工作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或(成功=人格·理念×能力×努力)
工作成果(或人生)其實就是我們所謂的“成功”,而等號的右邊可以稱之為“成功三要素”。“能力”主要指客觀的先天因素,即天賦,這是無法改變的東西。“熱情”,指的就是“努力”,這是可以改變的因素,它是可以由人的意志支配的。“思維方式”則是指我們要朝什么方向努力,這決定了我們究竟能否走對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稻盛和夫認為,經營的成功除了思維方式之外,還有兩個重要的因素:熱情和能力。很明顯,這個公式不符合常人印象中的“成功=能力+努力+態度”的加法公式。乘法代替了加法,這正是其經典所在。
人生有了哲學,就有了厚度和銳度;企業有了哲學,就有了立業之根基和發展之源泉。稻盛和夫先生的《經營為什么需要哲學》,不僅闡釋了他的經營哲學,而且還涵蓋了他的成功路線和人生歷程;在自我修養方面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心性,在企業發展上可以幫助我們拓展經營,是成功人士必備的哲學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