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人深愛的梧桐
梧桐又被稱作碧梧、青玉、庭梧、青桐、桐麻。古人酷愛梧桐,認為梧桐是吉祥之樹,俗語里說,“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詩經》里記載,“鳳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莊子在《秋水》中也說:“夫鹓鶵發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莊子提到的鹓鶵,說的就是鳳凰,而梧桐顯然也成為了品性高潔的象征。初唐名臣虞世南,在詠物詩《蟬》里寫到,“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p>
梧桐樹還是古代詩詞里的相思樹。傳說梧是雄樹,桐是雌樹,梧桐相依,同生共死,榮枯與共,不離不棄。取材于漢獻帝朝愛情悲劇的樂府名篇,《孔雀東南飛》就以深情之筆寫到了梧桐,“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唐朝詩人孟郊也曾為梧桐留下了美麗的詩句,“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碑斎?,傳說固然美好,詩句固然動人,事實上,梧桐是雌雄同株的,并沒有雌樹和雄樹的區別。
熟悉詩詞的人,提起梧桐,恐怕更多的是想到離愁別緒、孤苦傷感。比如“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再比如,“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2.你所想到的梧桐
我們經??吹降奈嗤洌晳T上稱為“法國梧桐”,簡稱為“法桐”或“法梧”。然而,它既不是梧桐樹,更不是源自法國的樹種,它的正確名稱是懸鈴木。
世界上的懸鈴木一共有8種之多,引入我國栽植的只有3種。按照每個果序柄上所結果實的多少,分為一球懸鈴木、二球懸鈴木和三球懸鈴木。
引入的懸鈴木,因為葉子長得像梧桐,而被大家誤稱為梧桐,事實上,懸鈴木根本不是梧桐。事實上,我們經常說的“法國梧桐”,應該是二球懸鈴木,也就是“英國梧桐”。
17世紀的時候,英國人取一球懸鈴木(“美國梧桐”或“美桐”)和三球懸鈴木(“法國梧桐”或“法桐”)作親本,雜交成二球懸鈴木。法國人后來把該樹種引入上海的霞飛路,也就是今天的淮海中路。以訛傳訛的緣故,人們就把它當成了“法國梧桐”。
而在中國典籍及歷代詩詞里提到的梧桐,事實上是土生土長的中國梧桐。剛入秋的時節里,我們最愛說一葉知秋。在中國人看來,中國梧桐能知秋。正所謂,“梧桐一葉落,天下皆知秋”。
更為神奇的是,中國梧桐據說還能“知閏”。傳說,在中國梧桐的每條樹枝上,平常的年份里只長12片樹葉,每邊長6片,兩邊相對而生。而在閏年來到的時候,梧桐枝上,便長出13片樹葉。無論真假,著實令人浮想聯翩。
3.中法梧桐的對決
清初的陳淏子,寫過一本類似植物百科全書的著作《花鏡》。他在書里,細致入微地介紹了中國梧桐的特點:“梧桐,又叫青桐。皮青如翠,葉缺如花,妍雅華凈。四月開花嫩黃,小如棗花。五、六月結子,蒂長三寸許,五稜合成,子綴其上,多者五、六,少者二、三,大如黃豆?!?br>
相比較而言,中國梧桐樹的枝干略為細小一些,不像法國梧桐那么粗壯。但中國梧桐的樹皮平滑翠綠,樹干也更為筆直挺拔?!耙恢昵嘤窳?,千葉綠云委”。據說伏羲看見一對雄鳳雌凰,棲息在梧桐樹上,認定梧桐是神樹,特意制成古琴。
雖說很多人認為杉木琴比桐木琴經久耐用,但流傳至今的很多古代名琴,事實上都是選用中國梧桐的樹干做的琴身。最為傳奇的古琴,當屬焦尾琴。傳說是蔡邕聞聲而去,從爐灶里搶救出來的一截青桐。
與此同時,中國梧桐,渾身都是寶。果實、花朵、白皮、樹根、樹葉,皆可入藥。中國梧桐的果實,分為5個分果,長得很像豌豆,吃起來的味道也像豌豆一樣清香可口,直徑大約有4到5毫米,外面籠著一層青色的薄殼,生著就能吃,炒著吃也很不錯。而法國梧桐,基本上只能當行道樹,在夏日里憑借碩大的樹冠和茂密的枝葉來遮陰蔽日。
中國梧桐,“四月開花嫩黃,小如棗花”。法國梧桐,它的花看起來更像球狀的果實。兩種梧桐的葉片,都呈三角星的形狀,只是法國梧桐的葉片偏大一些。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一種開紫花的,那是泡桐,也經常被附會成梧桐。
另外,法國梧桐的葉子在秋天轉為褐黃色,中國梧桐的葉子變成淡淡的黃色,顯得更為美觀。正像詩句里描述的,“孤桐北窗外,高枝百尺余;葉生既婀娜,落葉更扶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