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又稱“破五節”,古代初一到初五的忌諱比較多,例如不能用生米烹飪食材,婦女不可做針線活,不能打掃衛生、不能摔東西等等。初五過后,這些忌諱就會解除,因此有了破五之說,這一天家家都會燃放鞭炮,避免有災難發生,將“窮氣”、“晦氣”趕出家門。
那正月初五有哪些習俗呢,簡單說幾個。
接路頭神,傳說元末有一個名為何五路的人,為了和倭寇作戰而死,百姓們為了悼念他,將他封神,其名為五路神,也被稱為路頭神。到了康熙年間,五通寺被毀掉,百姓們不敢再祭祀五路神,改為路頭祭祀。到了后來就演化為東西南北中五路大神,到今天就是接五路財神。
大掃除,在正月初五這天,人們清晨就要起來放鞭炮,要打掃衛生,將屋子全部清掃一遍,畢竟從大年初一開始,不能動掃帚,不然好運也會送走。而打掃完衛生了后,還要拿出一個鞭炮進行燃放,從而將窮氣窮鬼給趕跑了。
送窮,這一天也有“送窮”的說法,也就是將窮神送走,比如說送“窮土”、“趕五窮”等。民間認為元旦到破五前不能將垃圾丟掉,這樣才能聚財,不然就會有霉運上身。等初五到了后,還要用上紙張剪一個小人,讓其跟著垃圾一同送往門外。
吃餃子,初五也有吃餃子的講究,其寓意是“捏小人嘴巴”,在包餃子時要用手將四周捏住,如此就能避開讒言。當然,餃子餡一定要親手剁碎,將生活中不如意的地方剁掉,寓意來年更順利,生活上大吉大利。
開市,商人們從除夕甚至更早就會關門休市,到了初五就會營業,這天是財神的生日,這一天開市必然會招財進寶。
那正月初五,要注意哪些忌諱多呢。
忌串門,傳說姜太公將背叛他的媳婦封為窮神,并讓她見“破”即歸,初五這天人們怕碰到窮神,自然是避而遠之,生怕自己會被窮氣纏身,所以這天也不拜年。
不動土,農民們勞動一整年,但在特殊的日子里,也會不外出干農活的,比如正月初五就是,這一天動土的話,那可能接下來就會遇到災禍出現,盡管這說法沒什么科學依據,但為了有好彩頭,大家還是不會外出干活。
初五這一天的講究很多,盡管很多都沒科學講究,但為了能讓日子過得更興旺,大家還是會自覺遵守,這樣家庭才能有好運,一整年都能幸福自在,圖個好兆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