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落實了,學科輔導類關停了,但是這三類培訓迎來了大發展
今年,讓大家鼓掌的最好消息是,校外教育機構將被關閉。到目前為止,在課余時間背著書包的學生走在路上的這種情況還是隨處可見。盡管天氣非常熱,但家長還是讓孩子不遺余力,為了課外補習。其中主要的目標是比同班同學更用功,考得更高分,然而,“雙減”政策實施之后,大家都不再參加學科類輔導班了,這種內卷的情況就不再發生了。但是還有3類培訓班迎來了很好的機遇。
中小學生減負,教育培訓機構落幕。
近日,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在家接受義務教育和課余培訓負擔的意見》,明確區分了學生本身的學習責任和校外輔導培訓的區別。這次減負政策的實施表現出了教育部堅定不移的決心。對于一年內有效緩解影響,三年內取得顯著成效的時間安排,學校更不能有半點馬虎,一些教育機構就更別抱有僥幸的心理,頂風作案了。
減負實施在即,中小學生補課形式將轉為一對一為主
面對雙減政策實施在即,眾多有影響力的教育培訓機構股價紛紛下跌。很明顯,家長對校外教育機構,特別是學科類輔導機構的看法已不再樂觀。據推測,學生的培訓課程將被一對一的方式逐漸替代。目前,沒有明確禁止一對一的補習方式。其實,在10年前一對一的補習方式很流行,因為老師私底下不能開設輔導課,當時互聯網也不發達,所以家庭條件較好的更加喜歡一對一的課外輔導方式,但有些貧困家庭的學生只能通過在課上努力學習來彌補。一對一的輔導方式不會傷害大多數學生,也不會產生學生之間內卷的情況。畢竟目前還沒有輔導機構開設的大規模的培訓課程,最終導致考試成績還是那些相對優秀的學生占優,成績的分布律沒有任何變化。這只會增加中小學生的負擔,讓補習機構漁翁得利,賺了大錢。
減負以后,有3類培訓迎來了好機遇
這些教育機構是否在失敗后被完全取代?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只要有有錢的父母,這個行業就不會消失。
雙減政策實施為以下3類培訓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那么這三種類型都是什么呢?
第一種,一些學科可能會出現微課程。微課程并不只是網上培訓那么簡單,這樣的課程會讓學生注冊自己的VIP賬號。學生在交了一定的費用后就可以參加這樣的微課程,自主學習了,省下了錢而且避免了教育機構漁翁得利的情況。
第二種,就是興趣班的辦學會更加興起。在雙減政策實施后,他們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事實上,會有更多有趣的課程被家長和孩子們所選擇。一般來說,孩子或小學生學習的興趣科目較多,但對于中學生來說,由于考試帶來的壓力,參加興趣班的學生可能會相對較少一些。
最后一種情況,小家庭提供教育和培訓的方式可能會浮出水面。比如,如果鄰居、親戚有合格的教師,就可能形成一個小型的教育團隊。當然,這種形式的教育培訓對教師資源有著高度的依賴,這種依賴性可能會導致不公平。
這三種學習方式將成為“雙減法”之后的主要教育輔導模式。當然,這是義務教育、中小學生的教育,在成人教育體制和政府考試體制下,它并沒有造成任何的影響。然而,我們也必須對這三種補習方式有心理準備,以防這三種補習方式變質而再次造成為學生增加負擔的情況。
減負后,肯定會減輕一些家長的負擔,特別是從心理上減輕學生和家長的負擔,家長覺得沒有了補課班,就不會再盲目的跟隨別人,出現以前亂報補習班的情況。我想,為了讓孩子快樂成長,中小學可以不增加太多壓力,在大學和社會里努力學習,也不會為時已晚。雙減政策實施以后,禁止額外上課,你認為還會有什么形式的補課方式浮出水面呢?
對于““雙減”落實了,學科輔導類關停了,但是這三類培訓迎來了大發展”,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