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著鄰居家的孩子乖巧聽話,愛讀書特別懂事,
再回頭看看自己家的熊孩子上房揭瓦,哭哭鬧鬧
不由的感嘆這世界上真的有一種生物叫做別人家的孩子啊
但是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過:“孩子壞的習慣80%都是在家里形成的。”
所以孩子的差距就是你和別人家家長的差距!
90%的家長不知道該怎么教育孩子,怎么和孩子相處
每次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都是煩躁的不行,要么罵一頓有的甚至打一頓孩子了事
因為我們“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傳統名言嘛
可是你有認真想過一種一種不打不罵教育孩子的好辦法嗎?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種辦法“一起陪孩子讀繪本”
繪本是什么
繪本,英文稱Picture Book,日文稱“愛好恩”,
當用漢字為繁體的“繪本”,
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
即指一類以繪畫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
繪本不僅是講故事,學知識,而且可以全面幫助孩子建構精神,培養多元智能
透過奇妙鮮活的圖象、生動有味的淺語,
呈現世界萬物的潛在美質,開啟孩子的心靈之眼,
藉以傳遞真的發現、善的啟示、美的洗禮,提供閱讀樂趣和藝術美感,
啟發想象與創造力,成為幼兒認識自我、人際互動、探索世界的最佳媒介之一。
閱讀繪本有什么好
1.精美的插圖,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圖畫書特有的表現方式,讓識字有限、又生活經驗不夠的小孩,
會深深的吸引到孩子的注意力
小孩子會本能的被色彩鮮艷,圖像鮮活的圖畫吸引,
同時在具體的圖像中快速理解事物,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
而且,也由于透過圖畫書,讓小孩兒跨進了更寬廣的生活領域。
2.故事新穎,幫助孩子明白道理
繪本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故事。
有些繪本,一個字也沒有,只用繪畫來講故事。
每個故事都是一個通俗易懂的小道理,特別適合小朋友。
比如《猜猜我有多愛你》通過兩個兔子的小故事講述了愛的表達
再比如《我爸爸》形象的表達了父子親情
都是不可多得的經典繪本
3.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為將來的獨立閱讀打下基礎
給寶寶多多讀繪本,幫助他們掌握一些基本的讀寫技能,
例如擁有一定的詞匯量,知道如何使用詞匯等。
如果寶寶經常在快樂、親密的氣氛下聽父母講故事給他們聽,
他們就會慢慢把書和快樂聯系起來,
這樣,一個未來的小讀者就誕生了。
4.陪著孩子一起讀繪本,保持你和孩子的親密關系
盡管寶寶在不斷成長,渴望探索和了解這個世界,
但他還是非常需要你的關心和陪伴。
經常陪孩子一起讀繪本故事可以使你們保持親密的關系,
讓你的寶寶感覺安心、愉悅和舒適。
也許多年之后,你和孩子最美的回憶就是那些年你陪他讀過的繪本故事。
繪本推薦
給0-3歲小朋友選書的大原則是:文字簡單、色彩鮮艷、字少圖多。
《笨拙的螃蟹》主題:接納自己
《大衛,不可以》主題:規則與父母的愛
《猜猜我有多愛你》主題:如何表達“愛”
《好餓的小蛇》主題:想象力
《根本就不臟嘛》主題:孩子的淘氣
《等一會,聰聰》主題:有效的陪伴孩子
給3-6歲的小朋友選書主題可以和寶寶的日常生活有關
比如關于小朋友吃飯、洗澡、睡覺的書,
或是打招呼、說再見這些教小寶寶禮儀的書。
《鱷魚怕怕,牙醫怕怕》主題:生活習慣
《蹦蹦,你的牙怎么嵌在胡蘿卜里?》主題:醫生是我們的朋友
《星期五爺爺》主題:同情
《給我一個家》主題:動物的權力
《我爸爸》主題:父子親情
給6到12歲的孩子選書主題可以更寬泛一些集體的規則,生命的流逝等等
《不是我的錯》主題:集體責任
《大衛上學去》主題:集體規則
《動物絕對不該穿衣服》主題:思考
《我》主題:自我發展
《爺爺變成了幽靈》主題:生命與延續
親子閱讀不需要一定讓孩子學習到什么人生道理,
閱讀就是簡單的一件很好玩的事,
比如爸爸看到書上一只受傷的小貓,
就模仿小貓的語氣說,OH, NO!
然后發出各種慘叫,這時孩子也開始模仿了。
然后兩人就哈哈大笑。
可以說讀完之后,孩子“什么都沒學到”。
但這只是表面上看起來。
因為通過這樣的親子閱讀,
第一,親子之間的關系更近了。
第二,小朋友從此對各種閱讀都產生了興趣。
第三,孩子在此過程中培養了創造力和想象力。
這難道不就是親子閱讀的目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