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2017年2月13日。
一晃一年年有余。
最近發現很多投友對于投資理財的認知稚嫩的令人發指。
在此特殊的時間點,重溫或許能有更多的啟迪。
今天,優化了2.0版本。
在探索比余額寶更好的理財方式的時候,很多人吃過血淋淋的虧。
這些年網叔見過太多因為想高那么一點點收益,而付出致命代價的人。
可能過去不到5年,國內因為投資理財而返貧的家庭估計有一兩百萬。
各類金融傳銷、線下理財,借P2P詐騙的事件層出不窮、E租寶、金朝陽這樣的巨雷動輒就是幾百億老百姓的血汗錢灰飛煙滅。
記住,余額寶是目前經濟環境下理財的一條風險分水嶺。
跨過余額寶這道分水嶺,意味著你的投資理財,要準備冒風險了。
余額寶是投資理財風險的分水嶺
毫無疑問,余額寶這種貨幣基金類理財產品幾乎可以閉著眼睛投。
然而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就此滿足。
“有哪些比余額寶更好的理財方式?”是一個知乎的熱門話題。
好是相對詞。
但一般人講的好,主要是指風險類似情況下,能否得到更高的收益。
答案是:幾乎沒有。
投資沒有太多想當然,天上也不會掉餡餅。
與一般投資人不一樣的是,探討投資理財,網叔更喜歡從風險的思考切入。
以風險為標尺,市場上的理財產品大致可以分三類:
1、風險低于余額寶的;
2、風險跟余額寶差不多的;
3、風險比余額寶高的。
一般來講,風險越高,收益則也越高。
第一類,風險低于余額寶的產品。
幾乎說只有一個:紅旗下的銀行存款。
活期0.35%起、定期3%左右,現在很多小銀行存5年估計也能達到5%左右。
收益低,但銀行都是姓趙的,幾乎可以說無風險。
紅旗不倒,問題就不會太大。
極端保守的話,記住每個銀行存款不要超過50萬。50萬以內,即便銀行倒閉,還有保險公司全賠的。
第二類,風險與余額寶類似的產品。
余額寶本質是貨幣基金。這類基金大同小異,目前階段收益率大概能維持到4%左右。
風險有多大?
貨幣基金投向的底層資產是:如國債、央行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企業債券(信用等級較高)、同業存款等短期有價證券。
幾乎都是挑了國內最不不容易出事的資產。
風險總體非常小。
所有的貨幣基金都是余額寶這個范疇的理財產品。最方便采購的,阿里旗下的螞蟻財富、微信里面的理財通都能找到。
在這個區間還有一個知名產品叫萬能險。
雖然叫險,但本質是款理財產品。
按日復利計息,一年大概4%-5%左右,跟余額寶差不多。
因為保險公司在紅旗下的特殊性,也基本屬于低風險理財產品。不過近年因為像寶能姚振華這樣拿著萬能險大搞資本“外遇”,已經大部分被叫停。
第三類,風險高于余額寶的產品。
這是本文講述的重點,也就是網叔口中風險分水嶺之上的產品,所謂不滿足“茍且于一天一個包子”有志青年的選擇。
進入這個區間:
5%左右起步,到年化300%+的都有。
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不怕你不玩,就怕你沒錢玩”。
但是這部分錢并不那么好賺的,必須要承受比較大風險的。
股市10%的人賺錢。
基金20%的人賺錢。
P2P稍有不剩,本金都拿不回。
私募踩到雷,上海就有350億的悲劇。
至于誤入那些金融詐騙、金融傳銷、野雞交易所、原始股陷阱的朋友,可以說數不勝數。
跨過分水嶺,你是否做好準備?
跨過“余額寶”這座分水嶺,真真切切的另一個世界。
不少人屌絲翻身、飛黃騰達;也有不少人貿然進入,血本無歸。
然而更多的人,蹉跎半生毫無收獲。
那么,如何翻山越嶺呢?
你準備好翻山越嶺了嗎?
1、跨過這道分水嶺錢,你要捫心自問:是否準備好承擔一定的風險?
無知者無畏從來就是韭菜的代名詞。
當你決定越過分水嶺,心理上、財務上都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必須謹小慎微,必須敬畏風險。
剛入門的朋友,盡量用閑置資金投資……
盡量不要跑出你的能力圈……
投資有運氣成分,但只靠運氣只會讓你死無葬身之地。
2、你是否準備好了投資理財學習的持久戰?
風險高低是相對的,差別在于認知水平的高低。
巴菲特花5.92億美元買入可口可樂,如此大手筆的投資,傳說股神花了幾分鐘就思考完畢。
投資小白常常用這個故事來互相打氣:不要慫,就是干。
殊不知幾分鐘背后是基于投資大師幾十年的堅持不懈的學習、認真思考總結的基礎上的果斷決策!
投資是一種坐冷板凳的苦行。
投資本質也是認知的博弈,而認知能力無外乎挑燈夜讀而來。
我們看到,每一個投資大師最后都變成了哲學家。而我們普通人不追求自己的哲學,但至少要精通自己涉足的投資理財領域的門道、基礎知識。
3、必須清楚理財、投資和投機的區別
理財說來說去,通俗講就是“打理錢財”,科學講兩個詞:理財規劃和資產配置。核心講的策略,目的是進可財務自由,退則立于不敗。
投資理財投成傾家蕩產的一般都沒有任何投資理財規劃意識。
投資是理財的一部分。
屬于理財中充滿進攻性、博博取財富較大增值部分,進甚至可以達到財富自由。但每一個投資品類水都較深,稍有不慎,哭爹喊娘,傾家蕩產。
投機,簡單講就是什么都不懂瞎幾把投資。
或者知道風險極大,但依然愿意火中取栗。
帶有濃濃的賭博色彩。
這里需要強調一點:很多投資高手做的事外人看起來是投機,但實際卻是投資。這里的核心差異就是上面說的認知的差異。
投機的主基調是失控的,但如果你能將別人的失控變成你的可控,你就是投資高人。
4、最后再單獨講一下資產配置。
對于一般家庭來說,資產配置的基礎就是保住本金,然后在此基礎上能步步為營實現更大的財富增值。
普通家庭,40-50%的資產建議投低風險理財產品,銀行儲蓄,貨幣基金,個別極強背景P2P。同時配置基礎保險,做合理的人生風險對沖。
剩下的30%可以追求一定的財富增值,頭部的P2P,基金定投等。
另外剩下的20%可以做進攻,中頭部P2P平臺,股票基金。如果風險偏好大,可以進一步涉足諸如區塊鏈這樣的“投機品”。
另外,如果沒有太大的財富基數,或者擁有一流的投資理財能力的話,盡量不要妄想可以靠投資理財來逃避工作、到處逍遙自在。
網叔見過最愚蠢的年輕人,莫過于高杠桿舉債ALL IN 股市或者P2P。
最后,每一個讀者看完這篇文章,一定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想不想成為一個合格、理性的投資人。
愿意每一天都花時間去訓練自己的獨立思考能。
5分鐘也好,50分鐘也好,一定要努力。
如果不是,那么請取關。
把錢乖乖放回銀行。
每天看網叔的文章只會無形中害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