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8月28日早起以來,我就在琢磨起這么早干點兒什么好呢?想來想去,最后決定去跑步。
選擇跑步,并不是因為擅長,恰恰相反我是一個標準的體育差等生。中考體育考三門:鉛球、50m短跑和1000m長跑;我總分剛剛及格還是因為鉛球的突出貢獻,一直以來對跑步都是退避三舍。在大學的時候有個好哥們,每天刷3000m,我把他當神一樣來膜拜;經(jīng)不起他的天天串梭,有次也和他一起出現(xiàn)在了操場。然后我跑到400m的時候,身體難受的不行,彎著腰喘著粗氣的揚了揚手,心想著自己跑了1圈就這樣了,他還要跑7圈,這哪是人干的事。
就這樣,一晃好幾年過去了,2016年9月4日06:00,我開始實踐我自己的決定,我出現(xiàn)在住所附近的校園里,開始第1次跑步,我大膽的給自己定了一個5km的目標;我盡量讓自己跑的慢一些,咬著牙去堅持,直到右邊小腹疼痛難忍,心臟都要跳出來的時候,我改跑為走;軟件提示我跑步3km,平均8分鐘/km;我表示很滿意啊,剩下來的2km,走完全程,總用時46分25秒,配速9分17秒/km,這就是我的第一次練習,身體很難受,可還是想要堅持。
2016年9月6日06:00,開始了第2次練習,同樣是5km,成績41分41秒,配速8分20秒,得益于最后2km,我還算是在慢慢悠悠的跑,而不像第一次似的在走,這次身體稍舒服了一些;9月8日進行了第3次,配速差不多。
2016年9月10日,進行第4次練習,這次我沒有選擇繞校園跑,而是在田徑場繞圈,沒想到成績到了35分58秒/5km,配速7分11秒。當時在想,我5km的配速居然接近7分鐘了,而且這次一氣呵成,沒有走一步。9月11日,我迫不及待的又去跑了,但因為昨天剛跑,身體還未完全恢復,成績38分/5km,我決定以后不要再連著兩天跑了。
9月13日,第6次練習,越跑越順,刷新紀錄,33分35秒/5km,配速6分43秒。當時感覺自己居然突破了7分鐘,開心的快蹦起來,趕緊給老爸打電話分享喜悅。
9月19日,第7次練習,36分26秒/5km,沒有跑進35分鐘;21日,跑了6km,44分56秒,速度仍然沒創(chuàng)新高。
9月24日,周六,不用7點20就去趕班車,我想嘗試一下10km;前5km還是比較輕松,用時35分56秒;后面越跑越慢,10km總成績1小時14分20秒,因為是第一次嘗試10km,我還比較滿意。
9月底出差,再趕上國慶回老家,10月9日才開始第10次練習,5km依舊沒有突破,37分02秒。我有點著急了,5km好久沒有跑進35分鐘了。
然后,10月13日,因為9日的練習,已經(jīng)讓中斷半個月的跑步找回了點感覺,這次的成績驚艷了我,31分49秒!配速:6分22秒;跑完我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這個成績給了我足夠大的信心。
10月17日、20日我都進行了6km的訓練,而且配速也在進步,20日配速創(chuàng)出新高,37分53秒/6km,配速:6分18秒。
10月22日,又是一個周六,我想,那就再嘗試一下更長的距離吧,我把距離鎖定為15km,然后準備10月30日(下周日)跑個半馬,當時信心滿滿。前5km,31分39秒;前10km,1小時5分20秒,比起9月24日的10km,成績整整提高了9分鐘;10km后身體就開始不太舒服了,咬牙堅持,最終15km成績1小時40分05秒,心里很開心。但是腳踝開始有些疼,全身多處也感覺邁腿就酸,我并沒有在意,覺得是正常的現(xiàn)象,在憧憬自己一個體育差等生從9月4日開始跑步,不到兩個月就挑戰(zhàn)半馬成功的美好場景。
10月25日,第15次練習,5km跑出30分12秒的好成績;27日,5km跑首次突破30分鐘,達到29分30秒,配速:5分54秒;種種跡象表明,30日的線上半程馬拉松都會取得不錯的成績。然而在28日的部門拓展訓練上,之前跑步積累的傷痛徹底爆發(fā),右腳踝走路生疼,我知道30日的半馬不得不泡湯了,心中很是遺憾。
我一直休養(yǎng)到11月13日,走路已經(jīng)不太疼了,我迫不及待的想恢復訓練,跑了一個5km,32分37秒,跑完腳踝還是有點疼;17日再次跑5km,29分56秒,再次跑進30分,但腳踝也同樣不太舒服。因為月底要出國,如果11月19-20日這個周末不完成我的首個半馬,那完成這個目標起碼要拖到12月中旬。我在19日晚上感受了一下自己的身體,感覺可以進行半馬挑戰(zhàn),我決定報名線上的半程馬拉松。
11月20日,我早早起床,穿上雙11敗的亞瑟士,還有跑褲;北京的溫度是-1~3℃,我第一次在這么冷的溫度跑步,風也不??;帶了兩瓶水,一袋蛋白粉出了門;到了田徑場,把喜馬拉雅調(diào)到自己喜歡的聽書節(jié)目,一切準備就緒,自己的首個半程馬拉松挑戰(zhàn)開始!我心里盤算著,10月22日的15km,用時1小時40分05秒;那半馬在15km基礎上再加6km,也就是40分鐘,我半馬的成績應該是2小時20分左右吧;帶著這樣的期待就出發(fā)了。
第一個5km,31分16秒,不算快,但這是半馬,不比平時的5km跑,留著體力是應該的;第二個10km也不難,只是右腳腳踝有些隱隱作痛,堅持一下也就沒事了,1小時05分07秒,刷新10km最好成績;在10km的時候我花了30秒補充水分,告訴自己下一次補水點是16km;接下來的5km,還可以繼續(xù)跑,但是右腳腳踝已經(jīng)開始疼的厲害了,身體也不太舒服,我在想是不是應該放棄。15km的時候,成績是1小時40分49秒,和10月22日的15km成績持平。身體的不適讓我猶豫,但內(nèi)心的堅持讓我繼續(xù);我跑了幾步,發(fā)現(xiàn)不僅腳踝生疼,而且左小腿的肌肉開始有點痙攣,如果繼續(xù)跑下去,可能會引發(fā)抽筋。經(jīng)過權衡,我開始走路,既不放棄,也別讓腳踝的傷情惡化。走到16km的時候,開始補水,把帶來的蛋白粉喝掉,用時3分鐘左右;剩下來的5km,就這樣,我一步一步的往前走,身體舒服一點的時候跑幾步,最后終于走到了終點21.09km,用時2小時40分17秒。也就是說,最后6km,并不是我原計劃的40分鐘,而是整整一個小時;我猜對了前頭,卻沒有猜對結尾。
我苦笑了一下,花這么大代價去跑完自己的第一個半程馬拉松是否值得。后來我想通了,腳踝傷了可以花時間去等待康復,并不會造成身體的長期損傷;而馬拉松的精神,對意志力的鍛煉,這正是我體會到的。我想我已經(jīng)愛上了跑步,2個多月的經(jīng)歷,也讓我收獲了滿滿的自信與耐心。
這就是我的第一次半程馬拉松,但這只是一個開始,我想還有很多很多個半馬,全馬在前面等著我。
這次的經(jīng)歷,讓我親身感受到自證預言的力量,觀念對于行為的影響。很多觀念其實只是畫地為牢,就像人類100m短跑的極限是10秒這樣的觀念一樣,一旦有人打破,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去打破。
早起后我又“無事可做”了,選來選去,我選擇了“英語”,我想打破我的第二個觀念:“我不可能學好英語,也不可能考得過托福?!边@個觀念的打破耗時會更長一些,我已在路上。
最后,以一句我很喜歡的話結尾:“人生最大的樂趣莫過于克服困難、堅定腳步,親眼目睹自己將目標一一實現(xià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