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觀后感

? ?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夢想終于啟航

這部電影講了一名印度摔跤全國冠軍的父親,年輕時由于家中資金不足而被迫終止了自己要為印度贏得摔跤國際比賽金牌的進程,但是這個父親的金牌夢從來沒有放棄過,為了扭轉印度在摔跤上的頹勢,自己想努力要一個男孩去接替實現自己的夢想,無奈一路生了5個女孩。

就在決定要放棄自己夢想的時候,一次大女兒和二女兒和幾個男孩打架并把這幾個男孩打得掛彩。他突然想到了自己可以讓女兒去實現自己的摔跤夢想,于是又一次父親開始了對夢想堅定不移的追求,在做出這個在外人看似瘋狂的舉動,父親親自開始訓練起了兩名女兒的摔跤技能。這個過程中影片也同時影射出印度文化對于女性的歧視,同時對抗這種文化上的偏見也一直作為電影幾個關鍵劇情的關鍵點。

經典的“吃得苦中苦”

對于印度一個偏遠地方的小農村家庭來說,訓練摔跤是一筆持續的巨大開銷,開始訓練時困難重重,兩個女兒要增重沒有足夠的營養,父親到外面去游說買低價雞;沒有場地,父親自己手工打造一個訓練場地;沒有有效的訓練對手,父親去找了親侄子和當地男人摔跤的比賽來提升女兒的摔跤技能,父親為了讓女兒走上摔跤的道路不遺余力。反觀兩位女兒也是受盡了一般人無法想象的痛苦,為了練習摔跤,每天5點起來開始跑步,要保持高強度訓練的同時還要上課,這都不在話下。為了摔跤,剪掉了一頭美麗的長發,受盡周邊異樣的眼光;為了摔跤,被迫放棄了作為一個兒童應有的快樂童年,也被迫放棄了作為一名女孩從小追求漂亮的權利,身心都承受著一般人難以想象的巨大壓力。父親和女兒都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所以功夫也不負有心人,大女兒在跟當地男性的摔跤比賽中所向披靡,之后一路順利進入省隊,接著從省隊比賽一路殺進全國比賽并贏得冠軍,這期間很大的功勞要給作為教練的父親。到此為止,父親初步的心愿也已經達成-拿到全國冠軍。而我們也可以看到,這種成功對于常人來講,屬于極端的成功,用的方法也的確屬于極端的行為,所以我覺得不必只羨慕別人的成功,也要能看到他人背后付出的努力,比如影片中這對父女在摔跤上付出的心血。

一波三折-第一折

大女兒順利了進入國家隊,學習了教練最新的方法之后,也改變了之前的生活習慣,過著和其它國家隊員一樣的生活:留起了長發,有了自己的休閑生活,看電影,逛街,精心打扮,女兒自己的感覺也是好極了。

一次回到家之后,在父親的摔跤場上妹妹指點其它的學員方法不對,當場給其他人進行了糾正。也是因為自己學的方法理念和父親教授的方法不同,兩人起了爭執,并進行了一次比賽,父親由于年邁,身體不支而輸掉了比賽,之后也因此和大女兒結下了怨氣,兩人關系落到冰點。隨后大女兒代表國家隊在國際參賽,多次遭到對手首輪淘汰,輸掉很多比賽,這段期間比賽的策略都是由新教練指導,而事后也是在父親和教練的一次爭吵中父親一針見血的指出了輸掉比賽的原因就是因為教練沒有發現大女兒的特長和利用她的特長。大女兒的特長是進攻,而教練教的主要就是得分領先后迅速進入防守狀態,也是導致國際賽場失利的主要原因。到這里我們可以看到解決實際問題,遇到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人,要能做到審時度勢,否則即使有一手好牌也可能會打得不好;另一方面,對于頂級高手來講,刻意練習,付出比其他人更加刻苦的努力是保證成功的必要條件,大女兒在進入一個舒適的環境之后忘記了父親之前培養的練習基本功的習慣,心中充滿了雜念,此時也就進入了一個瓶頸期而長時間出不來。

一波三折-第二折

雖然大女兒在國際大賽上各種失利,但是二女兒卻在父親的指導下再一次拿到了全國冠軍,二女兒也同樣進入了國家隊,通過妹妹的勸導,姐姐在國際比賽連續失敗后給父親終于打了電話,父女在電話兩邊均泣不成聲,此后父女關系也和好如初。父親開始結合大女兒自身的能力特點,制定了合適的訓練計劃和摔跤方法,大女兒也又一次剪掉了長發,回歸到父親的訓練體系中,盡管教練希望她減重去參加更有可能獲得獎牌的輕量級比賽中去,而實際上她沒有理會,而且在父親的又一次訓練中狀態得到了提升,不過因為姐妹倆的訓練作息時間與其它隊友差異大,很快被隊友發現并舉報給教練,教練在得知后對大女兒的體重也進行了測量發現沒有降下來,隧即問出了事件的原委并向高層匯報要開除姐妹倆,此時父親在得知消息后也慌張了,趕緊當面向高層解釋,真誠的表達了父女們從小農村一路拼搏到國家隊歷經的艱辛,更重要的是父親一直以來都想為國家在摔跤運動上獲取一枚金牌,最終父親的真誠打動了高層,兩個女兒可以繼續留下訓練,但是他本人被要求不得進入學校半步。

前文提到的父親和教練之間的爭吵并指出教練的戰術問題就是在這次事件中發生的。 這次事件中值得一提的是父親向校方高層闡述自己金牌夢的過程,相比之下,由于印度從來沒有拿過獎牌,教練的目標一直都是只要有獎牌即可,將同時將拿獎牌作為職業生涯的籌碼,兩人高下也立見分曉,這也是打動校方很重要的一點。兩個人不僅目標不同,立意也相差很大,因此在達成目標過程中的信念和行為驅動上也表現出絕對的差異。中國的古話:“取其上著得其中,取其中者得其下”,“做的鬼中鬼,方成人上人”,我們每個人的愿景和愿意為愿景努力的決心都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每個人的道路。

一波三折-第三折

校方禁止了父親干涉大女兒的訓練,但這未能阻止父親繼續向大女兒傳遞思想,父親讓女兒將比賽錄像發給他,自己研究錄像,制定戰術,父女倆還是在熟悉的凌晨5點通過電話溝通策略,隨著父親在訓練和戰術上犀利的指導,大女兒逐步又回到了巔峰狀態,最終可以再次代表國家隊參加國際比賽。由此也再一次看到信念驅動下人能發揮的主觀能動性是驚人的,設定目標時的立意絕對非常重要。在這次國際比賽中,大女兒基本都是聽從場外父親的指導,一路有驚無險的殺入了決賽,決賽中由于父親被教練算計無法觀看比賽,大女兒在前面占盡優勢后比分被對手反超,一度想尋求父親的幫助未果,最終在斷掉求助父親的念想之后,憑借自己的判斷沉著應戰,在比賽結束哨聲響起的同時逆襲了對手,創造了印度摔跤運動的歷史。

這部勵志感人的電影到這里基本就結束了,其中還有很多耐人尋味的場景以及背后給人的啟示都還沒講,我希望可以在下次的寫作中繼續分享。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