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觀后感

? ? 我好長時間沒有關注電影了,語文濕地群給我們推薦了《摔跤吧!爸爸》,這部影片對我的誘惑力真大,我前幾天就收藏了就等待時機觀看。昨天下午女兒不上課,全家就犧牲中午的休息時間一起來觀看。

《摔跤吧!爸爸》

? ?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馬哈維亞辛格珀尕(阿米爾汗飾)曾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把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讓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贏得世界級金牌。結果他卻生了四個女兒,本以為夢想就此破碎,可因為倆女兒與男孩子的一次打架,辛格卻意外發現女兒身上流著摔跤冠軍的血液,有著摔跤的驚人天賦。辛格看到了冠軍的希望,他決定不能讓女兒的天賦浪費,像其他女孩一樣只能洗衣做飯過一生。

? ? 辛格經過再三考慮之后,他與妻子約定一年時間按照摔跤手的標準訓練兩個女兒:換掉裙子、剪掉了長發。每天早上五點起床開始跑步,對她們進行魔鬼訓練,讓她們練習摔跤。經過辛格的嚴格訓練和女兒的努力,他們贏得了一個又一個冠軍,最終贏來了世界級的冠軍,成為印度人的榜樣,激勵著千千萬萬的印度女性,擺脫奴役般的生活,改變了自身命運。

? ? 《摔跤吧!爸爸》這部劇真的很暖心,很有教育意義。辛格這位偉大的父親形象永遠立在了人們的心中,他是所有父母應該學習的榜樣。

? 我曾幾次被他的行動感動的熱淚盈眶,作為一個父親,在女兒受欺負出手打其他孩子后,他沒有像其他父親打罵批評吉塔和芭比塔,反而讓他從中發現了女兒的摔跤天賦,從此開始了他培養摔跤冠軍的夢想。

? ? 他這是走的一條不同尋常的道路,他忍受著街坊鄰居的嘲諷和同行的歧視,沒錢買營養品,沒錢買摔跤墊,辛格就自創訓練場地,一系列的困難并沒有讓他放棄自己的理想。他要讓女兒來完成他沒有實現的愿望,他用自己的教育方式來進行訓練,逼迫孩子服從管束。最終爭氣的女兒一步一步的獲得了冠軍,由市到省再到全國,吉塔成為印度女人心中的女神,成為印度人民的驕傲。當吉塔站在領獎臺上摘的冠軍榮譽時,最感動的是他的父親,他的家人,他們的艱辛付出終于有了回報,此刻的我早已淚流滿面,吉塔太不容易了,而他的父親還是那么淡定卻充滿了自信,他仿佛在告訴自己的選擇是對的,我真為他們鼓掌。

? ? 對于一般人來說,能成為全國冠軍已經是奇跡,可辛格不這樣認為,他要讓女兒走向世界,代表印度這個國家,來一次國際間的較量。

? ? 這時,吉塔向他提出要進入正軌訓練學校學習,辛格想畢竟自己老了,怕耽誤了女兒,再加上家里還有芭比塔幾個孩子要訓練,也就沒拒絕。

? 吉塔走后,芭比塔以姐姐為榜樣,也獲得了全國摔跤冠軍,和姐姐進入了同一所學校。可吉塔變了,他不在聽父親的教導,留了長發,涂指甲油,反駁父親的教育方式。有點自負的吉塔再接下來的幾次比賽中縷縷戰敗,父親很失望,她也無顏面對父親。

? 后來吉塔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重新接受了父親的指教,辛格為了自己心中的夢想,不遠千里來到女兒身邊,對女兒進行指導訓練,可遭到了校方教練的反對。辛格為了挽回女兒繼續留在學校,把自己女兒曾經取得桂冠的珍藏本拿出來,眼含淚水給校領導激動的講述著女兒的成長過程。這時我又被感化了,眼淚不由自主的往下流。

? ? 這是一位父親對女兒滿滿的愛,他為了女兒的前途什么條件都可以答應;這是一位父親的辛苦付出,他既要訓練還要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這是一位父親雙重身份的扮演,既要做慈父又要做嚴師;這是一位有遠見卓識的父親,沒有把孩子的天賦扼殺在搖籃里;這是一位稱職的父親,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工作,全權陪伴孩子的成長;這更是一位偉大的父親,從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不管孩子們怎樣都是那么的平靜執著,教育孩子認定的目標就要努力去實現。

? 一個人的一生能有這樣的父親,那是今生的幸運。我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我的父親,我的父親雖然沒有吉塔的父親那么用心,但也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和很好的教育。是父親讓我學會了堅強忍耐,是父親讓我懂得了責任擔當,是父親教會我用心做事,是父親給了我生活的力量,我最應該感激的就是父親。

? ? 我與吉塔沒有可比性,吉塔是個有骨氣的女孩,當記者采訪她時,她說這功勞應該屬于父親,教練那真是羨慕嫉妒恨啊!在最后的決賽時,教練竟然把吉塔的父親關進暗室,不讓他參與,看吉塔會怎樣,這真是個小肚雞腸的教練。

? ? 吉塔不愧是全國摔跤冠軍的女兒,雖然父親不在現場她擔憂,但她在瀕臨危險時,想起父親的諄諄教導,讓她充滿了洪荒之力,一個翻跟頭贏回了冠軍。

? ? 父親在暗室聽到印度國歌的聲音時懸著的心終于落地了,他恨不得一下子跑出去和女兒分享這勝利的喜悅。吉塔四處尋找父親,當看到父親的那一刻,委屈與激動的淚水噴涌而下,父女三人相擁相抱相泣。父親的一句簡短的你是我的驕傲,讓我再次泣不成聲。

? ? 影片播放完了,但我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部影片不單單是教育片更是勵志片,不只是家長教育的縮影更是學校教育的體現。一千個觀眾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教育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廣而告之。

? 《摔跤吧!爸爸》這部印度影片是那么平和,那么委婉,而我國的《李小龍》《霍元甲》也是走出國門為國爭光。可除了打殺就是嫉恨,而且引發了一系列的矛盾,到最后犧牲了自己來收尾,讓人看后感覺是那么不爽,也想用拳頭打回去。但《摔跤吧!爸爸》卻是在柔和中就為國爭回了榮譽。這也許是國與國的教育方式不同,所以拍攝注重的角度也不同吧?

? ? 如果你轉變教育理念,改變教育方式,也許下一個獲得桂冠的就是你喲!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