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有一個夢想,長大成為科學家,尤其想成為數學家。現在偶爾也會幻想哪天能解答出世界上最難的難題之一,一戰成名!
這兩天在聽林欣浩老師的《數學有意思》專欄,雖然是在少年得到里,為孩子買的,大人聽起來也很有趣,尤其是這篇《關于黎曼猜想的三個故事》,讓我有機會走進天才科學家們,重溫一下自己兒時的夢想。
黎曼猜想源于天才黎曼的一篇簡單的粗糙的僅有十頁的論文,里面有很多數學步驟都跳過去了,甚至很多地方寫成這樣:“這事兒我很想弄明白,但是我沒來得及,我現在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兒。” 這樣的論文如果放在今天的博士或研究生論文里,別說發表了,導師那關就過不去,天才黎曼生長在好時候。關鍵是人家一篇論文里就提出了六個猜想,換成是我,肯定要寫成六篇論文,發表到最牛的期刊上,任誰看見了都羨慕嫉妒恨!
言歸正傳,在這篇論文發表之后的三十年里,其中五個猜想都被解決了,只剩下最后一個猜想,就是著名的“黎曼猜想”:黎曼猜想是一個關于質數規律的猜想,黎曼認為,所有的這些質數的點,一定會排列成兩條直線。絕對不會有例外。
問題很簡單,如果你認為黎曼猜想是對的,請證明它,如果認為是錯的,請證偽它!
目前是否證明它尚無定論,但在過去幾十年里,數學家們試驗了無數次,甚至借助計算機,試了10萬億個點,目前還沒有發現例外,所以很多人覺得,黎曼猜想可能是對的。甚至于數學家們已經在用黎曼猜想解決了很多數學和物理問題。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我們不知道這個有用的規律是怎么推導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