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橙子學院聽課筆記
情緒是一種喚醒機制
情緒像是我們的一個好朋友,首先,我們先要了解他。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正在路上走著,后面突然有車鳴笛,你被嚇了一跳;你馬上要到家了,鄰居大狗突然沖出來,嚇了你一大跳,這種反應,是情緒還是行為?這叫做“情緒的直接喚醒”,是事件通過任何感覺通道所引起的生理變化。比如聞到氣味、嘗到味道、聽到聲音等等,都叫“情緒的直接喚醒”。
但是上學時,被老師批評,有的同學會哭泣,有的同學會沮喪,還有的同學沒有反應,這個叫做“間接喚醒”,它是隨著成長這種通道被認知隔離的,換句話說,就是因為大家的認知不同,被喚醒的情緒也不同。
當你有了情緒后,你會再一次評估自己的情緒,這叫做“疊加情緒”,這就是說,每當你有了情緒,你會評估一下,自己的這種情緒自己是怎樣評估的。
情緒因何會被“喚醒”
當你身邊的小伙伴特別成功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壓力和郁悶,甚至會嫉妒,但是比爾蓋茨有再大的成績,我們也不會感到壓力和嫉妒,這是為什么呢?
只有在情感范圍內的人和事才能激發我們明顯強度的情緒,這就是說,情緒只在情感范圍內被引發。那怎么才叫有感情范圍呢?是說事件本身跟你的安全感和價值觀有關,才會涉及到你的情感范圍。
有沒有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妹子盯著屏幕,時哭時笑,她其實是在看韓劇,她其實是把自己當做電視劇里的某個角色了。這就叫做“移情性的情緒體驗”,是說自己被帶入某種情景而引發的情緒體驗。
有沒有發現有些人對一些話、一些地方,莫名其妙的有感受,因為你在那有故事,發生過什么,這叫做“誘發性的情緒體驗”,曾經發生過的某些經歷,讓你產生了某些情緒體驗。
給“情緒”下個定義
假如你在一個很漂亮的路上開著車,前面的車突然扔下很多垃圾,你是什么情緒,肯定是憤怒和厭惡,但是,這樣的情緒,可能不會持續很久。
情緒:是內外刺激引發的短暫體驗。情緒是一種短暫的體驗,它往往跟具體的人和事相關。
《好先生》中的姜淶,她在男朋友跳樓后,很長時間都在憤怒和憂傷,這種長期存在的某種情緒體驗,我們叫做“心境”,心理學會給他一個期限,一般是三個月到半年。
你看閱兵式時是什么感覺,一般會激動、興奮吧!我們跟某人談戀愛,往往是因為某種感覺變成了感情,這是一種復雜的持續且比較穩定的情緒體驗。 ?
“小情緒”也有三大門派
當你看到蒙娜麗莎這幅畫的時候,你要覺得他只有一種情緒,就錯了,科學家借助計算機分析,蒙達麗莎的微笑里有83%的是快樂,還要9%的厭惡,6%的悲傷和2%的氣憤。
情緒就像做菜一樣,只放一種料,就會比較單調,所以,情緒的豐富性會讓人生的豐富性增加。
情緒分為基本情緒和復合情緒,基本情緒分為快樂、悲傷、驚訝、憤怒、嫉妒,而復合情緒,講的是這幾種情緒的復合。
得到老板欣賞和獎金的時候,你會開心嗎?這產生的是積極情緒,而老板要是批評你了呢,你肯定會沮喪,這就是消極情緒。而無論發生什么,你都相信自己可以做好,這就是主動積極情緒,而上面被老板表揚而快樂,則是被動的積極情緒。
你們知道人們是怎么一步步走向心理醫生的診療室的嗎?人有個基本情緒,叫“焦慮”,當焦慮有具體對象的時候,你可能通過某種行為去緩解焦慮,可當不焦慮的時候,你仍然需要重復這個行為,這個就叫做心理疾病,這也就是情緒的不斷迭代。
情緒就只會“壞事兒”嗎?
我知道積極情緒是好的,但是負面情緒就是“壞蛋”嗎?
其實,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情緒,對我們都是有保護作用的。
適應功能——情緒保證了我們的存在和對環境的適應。恐懼讓我們避開危險,興趣讓我們不斷探索;同時我們到了不同的環境會自動調整不同的情緒狀態,以讓我們更好的融入。比如緊張,正確看待,其實緊張是個很好的情緒。
組織功能——我們跟親近的人吵架的時候,往往會翻別人的老底,這就是情緒的組織功能,情緒可以統和內部和外部的資源。
催化功能——為什么人心情不好的時候,不想干事,注意力也難以集中?為什么人被肯定后,變得活躍無比?其實這叫情緒的“催化功能”,情緒高漲的時候,容易事半功倍,而情緒低落的時候,則會事倍功半,善于情緒管理的人總能體驗到幸福和獲取到收益,不善于管理情緒的人,會把小事搞大,大事搞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