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都不太想跟老公吵架,表面上佛系的看待著老公的種種行為,實際是因為相信人一旦過了20就已經定型了,沒有了改變的可能。所以對老公的種種不滿都內化到了心里,懶得說懶得吵。
反諸求己,想把自己變得更強大。不是因為自己真的想變強大,只是因為覺得自己委屈,想通過變強大,來證明自己是對的,他是錯的。現在想想也真是可笑。
覺得自己還算是具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努力使自己成長。其實卻不知,認為對方永遠不會改變,這也是一種思維和行為的定式和僵化。難道兜兜轉轉又回到了人是可以改變的,所以我還是要嘗試努力去改變他嗎?在《如何正確的吵架》中提到,我們要破除的定式思維不是通過改變他人做到,而是要改變自己,解放自我。去找到自己內心的真實渴望,尋找更加積極的行為去實現這些渴望,避免失望的情緒。在自我獲得新的變化后,兩人的關系也會逐漸改變。改變自己的那些觀念行為不應該看成犧牲,而應該理解為在促進2人關系上的個人成長。
這就是我看完《如何正確吵架》后的反省。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