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后回來,頭昏腦熱還咳嗽好幾天,睡眠質量不大好。我意識到自己的健康越來越差了。
列一下那些我以為我能堅持的和健康相關的事情,看看我到底毀了哪些自己。
長跑
堅持了一個大學,基本每天晚上刷一圈內環五公里。身體素質杠杠的,還常取笑隔三差五就生病的同學。
畢業以后,我上一次跑步應該是半年以前。網球
大學學會了網球,打的還不錯。我說要把這個趣味運動當做是自己的一項長期項目。
畢業以后,我從沒再拿起那只墻角落灰的網球拍。攝影
攢錢買了個單反,玩了半年,后來一直外借,從未再拿起。羽毛球
打網球的成本太高,所以轉移學會了羽毛球,我說工作再忙,每個星期也要去打一次。
畢業以后,我上一次打球應該是在四個月前。讀書
專業職業相關書籍除外,我說每個月至少消化一本書籍。
現在看來,這個項目我從未開始就輸了。
我雖然還不斷地在買自己想看的書籍,卻一直是買書如山倒看書如抽絲的狀態。
回想以上這些運動、娛樂項目曾帶來的享受,是對學習、工作和生活的一種平衡,樂趣無限。
現在的狀態是:想做的事情太多,反而是東一錘西一錘,精力分散一事無成。
我口口聲聲說,沒時間運動是因為太麻煩而且太忙了,沒時間讀書是因為碎片化閱讀占據了太多時間了。
其實我現在心里挺明白,懶和躁而已。
先把工作、生活給理順了,再給想做的事情做個大減法,分個主次和輕重緩急,其實會把事情做得更好。
2016,要重新梳理下自己,預則立,不預則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