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朵之下,是我們恐懼和悲傷之所,而現在,它們都在地面上,微不足道。
是不是對生活不太滿意,很久沒有笑過又不知為何?有些故事正在發生,有些故事早該結束,等在洱海邊的不一定是愛情,也可能是忘懷。一路向西,去大理,不求風花雪月,但尋心無掛礙。
清早的古城,人影沒半個。光影掠過古香古色的澄黃木頭門,春意已盛的枝椏妝點著視野,些許陰沉的天空壓在眉梢。眼前蒼山的云層層疊疊,暈染著蒼蘭青灰白,不知聞名當地的扎染是否靈感來源于此。山也是云也是,在天邊又在眼前,讓你忍不住想要走向她。
已是上午八點,店家還沒開幾個,在路邊要一碗粑肉米線,熱氣騰騰。
看著地圖上有趣的名字一個個踩過去:玉洱路上玉洱園,山茶花配黑白墻,格外分明亮眼;清靈毓秀的白族建筑,中西合璧的天主教堂、清真禮拜寺;沿人民街向著蒼山門、三月街,一路走到蒼山下。就靜靜的看著,不需登高征服,有時匍匐仰視會更好。
山原不老,為雪白頭。
水本無波,因風皺面。
洱海的藍有種蠱惑人心的魔力,仿佛女子流轉的目光,一路跟隨著你,從晶瑩湖泊到金色山谷,化作風雨化作云朵。租一輛精神的小車,從大建旁村出發,沿雙廊鎮順時針行駛,看到喜歡的景色便停車觀賞,走走停停。
當地人的描述生動得很:“你們看這里的云朵,很抓人眼睛的,就像美女一樣!好端端的天本來無云,突然有呢么一朵掛在半山腰,像小娃娃一樣就掛在那兒,別的什么都沒有,你說任性不任性!”
風景只在一瞬間。同看風景的人和此時的心情才是旅途真正重要的部分。
遠望喜洲古鎮,一幢幢白房子豆腐般乖巧整齊地碼在一起,配上空中層層疊宕的棉花云,活脫一幅水墨寫意畫。
現做現烤的喜洲粑粑香氣四溢,內里包著粉嫩嫩的鮮肉和青蔥,金黃色的外皮酥脆可口,咬下去咔嚓一聲,整個人瞬間被滿足感包圍。
環繞洱海一周,回到最初的起點。海地的白桌子和玻璃球旁姑娘們排著隊拍照,搞得清白的海岸無故多了幾分曖昧。殘陽入海,晚風凍人,背包客們該開始在人民路上擺攤了。
最喜歡兩件事:在洱海的淺灘跳舞,在古城的傍晚聽鼓,看夜色慢慢滑入這座城里。
陰云密布的大理、大雨滂沱的大理、陽光普照的大理,要我說,都沒有雨霽天晴的大理好。覆著一層雨水的青石板閃閃發光,印出頭頂的天云蒼茫,印出依次亮起的萬家燈火。把這圖景框在手機里,禁不住“哇”的一聲趕忙放下,好像做了錯事一樣。
緋紅色的玫瑰醬、滿口生津的酸梅子、仿佛讓人吃下一口春天的鮮花餅、有點黏牙的片片乳扇… …你咀嚼著大理、呼吸著大理,整顆心如同被打濕的玫瑰、慵懶舒展著花瓣。遠離鬧市的小路上,穿卡其色風衣的歌手坐在門前唱著民謠,比我在酒吧街上聽到的任何一首都要好。老板娘涂著墨綠色濃重的眼影,一雙圓眼睛像幽怨的鹿。
夜幕落,華燈起。伴隨著夜色的是鼓點,路過的鼓店不約而同放著同一首歌——麗江小倩的一瞬間,于是四周都變得無比美好:走在街上的人人閑散無事,穿花裙子的姑娘眨動大大的眼睛。大理古城夜色好,可究竟好在哪,大概和這被調慢了的八音盒一般的圖景很是相關。
在這樣夢幻般的節奏下,你很難不去傾聽內心的聲音。你的一切思緒都在此刻落地,那些真正重要的情緒和感覺開始浮上云端。云朵之下,是我們恐懼和悲傷之所,而現在,它們都在地面上,微不足道。
像那首歌里唱的,誰的頭頂沒有灰塵,誰的肩膀沒有齒痕。生活本就如此,沒有什么好大驚小怪的。
End.
我是茶夏。
帝都小白領,業余時間的心理學專欄作者。分享生活、分享思考,分享并繼續追尋金黃色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