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行業前景——從補充能源邁向替代能源
風電行業十二五期間發展迅猛
截止2015年裝機容量1.29億千瓦、年發電量1863億千瓦時,占全國總發電量的3.3%,已超核電,成為國內第三大發電能源,占比將不斷上升
風電行業未來增長空間巨大
十三五期間(至2020年底)風電保障性最低目標:并網裝機容量達到2.1億千瓦以上、年發電量達到4200億千瓦時以上,約占全國總發電量的6%
十三五期間風電總投資將在7000億元以上,超過水電(5000億)。2020年風電上網電價將與煤電電價相當(平價上網)
至2030年,風電累計規模預計將達到4.5億千瓦,上網電量約9000億千瓦時,總體再翻一番,2030年風能成本可能再降低24%-30%
風電運營商——發電巨頭紛紛“扶風而上”
015年國內風電運營商TOP10,列全球第1/3/5/6/79/10/16/17/21位
五大(第1~5):國電、華能、大唐、華電、中電投;四小一民營(第6~10):中廣核、神華、華潤、三峽、金風天潤
圖片來自網絡
風電整機廠商——各路諸侯紛紛“迎風而起”
2015年國內風機整機廠商TOP10:“一超多強”格局
一超(No.1):金風科技2015年國內市場占比23%,全球市場占比12.5%,規模已成世界第一;
多強(No.2~10):國電聯合動力、遠景能源、明陽風電、海裝風電、上海電氣、湘電風電、東方電氣、運達風電、三一重工;
新興勢力不斷崛起:隨著能源互聯網興起,風電產業快速發展, “新興勢力”也會不斷崛起
國產化程度高:國產化已達90%+,海外市場剛剛起步
風電行業運維——重資產行業、“零”邊際成本
重點發展方向:海上風電,低速風電、小規模分布式,離網運行
運行維護困難:無人值守、少人運維、遠程監測成為主要方式
運維費用包括:檢維修服務、備件材料、人工
維修模式先進:狀態檢修是剛需,預測維修是趨勢
維修資源復雜:運營方維修、原廠商維修、第三方維修
質保管理特色:廠家質保(3~5年)及“出質保期”管理的特色
成本控制為先:補貼逐步退坡,盈利壓力大
全生命周期管理:初期投資大,回收周期長、LCC管理難度大
風電行業主要訴求/需求
運營商需求
1)提高并網率(解決棄風難題)
2)提高風機效率(工況下每小時發電量)
3)降低建造/機組成本
4)降低風機故障率
5)延長風機生命周期
風機廠商需求
1)降低機組成本
2)提高風機效率
3)降低風機故障率
4)提高增值服務能力
5)獲取運行數據
風電行業信息化(智慧風場)市場分析
市場基礎
運維總市場規模:千億級
十三五:信息化是風電的突破口
市場熱點
自動化、信息化程度普遍較高
智能風機+智慧風場正在成為主流
云計算、物聯網、移動應用逐漸成為標配
大數據應用將是下一步熱點
市場參與方
遠景能源:智慧風場
華銳風電:智慧風能云平臺
金風科技:智慧運維SES運維服務平臺
上海電氣:風云系統
天賦新能源:智慧風電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