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渡邊淳一
所謂“鈍感力”可以理解為“遲鈍的力量”,其本質與鄭板橋“難得糊涂”的思想境界如出一轍,它是一種大智若愚的人生態度和人生智慧。
在本書中,作者從健康、戀愛、婚姻、職場、人際關系等共十七篇闡述了鈍感力的必要性,是對人生的一種獨特見解,對生活與事業有全新的指導和啟示。因為作者是醫學出身,所以書中也從醫學視角闡釋了鈍感力對于身心健康的積極動力,它不會造成器官的消耗,會讓人保持良好的心態,降低癌癥的患病率,可以讓人更為悠閑自在、胸襟開闊地長壽下去。
一、鈍感力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動力
隨著社會競爭日趨激烈,人們的精神壓力和生活負重前所未有,車貸、房貸、子女教育、日常家庭生活等等壓力讓人們時時感到焦躁和郁悶。那么如何釋放精神壓力、化解矛盾沖突呢?作者主張用“鈍感力”應對一切,盡力維持和提高精神與物質的平衡、生命與情緒的穩定、事業與生活的協調。相對于敏感,鈍感的人更好悠閑自在,這種意義上的遲鈍,會與精神的安定和心情的愉悅相聯系,進而保持血流順暢和身心健康。
想要維持自身健康,最重要的是始終保持全身的血液淳淳流淌,為此需要全身的血管處于舒張狀態,而控制這些血管的神經是自律神經。因此盡量不要刺激自律神經,讓它長期處于放松和平靜的狀態。而擁有有益的鈍感力的人,其自律神經始終處于良好的狀態,不易受到異樣的刺激。
如果自律神經出現差錯,就容易患上癌癥,從總體上發揮鈍感力,做到胸襟豁達、不拘小節、悠閑自在地生活,就不容易患上癌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能達到預防癌癥的目的。即便不幸患上癌癥,擁有鈍感力的人,性格樂觀、積極配合治療,其治愈率和恢復率也高很多。
二、鈍感力對于人際關系的積極作用
在人際關系方面,鈍感力也極為重要。當受到領導批評,或者朋友之間意見不合,還有戀人或夫妻之間產生矛盾的時候,不要因為一些瑣碎小事郁郁寡歡,而應該以積極開朗、從容淡定的態度對待生活。
比如工作上遇到嚴厲的領導被當面批評,或者自己的作品遲遲得不到反饋,生活中遇到一點波折,敏感的人極易鉆牛角尖,胡思亂想,精神萎靡,而鈍感的人則可以豁達的一笑而過,因此作者認為在當今生活環境下,保持“厚顏”尤為重要。一方面要端正心態,豁達大度,看淡一切,不過于講究面子。在受到人非難和指責之時,應充耳不聞,等閑視之。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對生活中的矛盾坦然面對,拿得起,放得下,隨遇而安。
人要想得開,即使聽到刺耳和有傷自尊心的話,也要馬上忘記。這種有益的鈍感,會與精神的安定和心情的愉悅相關聯,進而保持血流通暢和身心健康。
三、鈍感力有益于個人成長
作者指出對于孩子,要不驕縱,常夸獎。在看到孩子的某些長處時,要積極給予表揚,因為孩子,最容易“得意忘形”,當場夸獎他們,這樣他們會很高興,繼而越來越努力。因為進步,繼而受到夸獎,被夸獎后更加努力,形成良性循環,孩子會變得更加優秀。
語言很重要,即使再優秀有才能的孩子或大人,如果每天被人說“你不行”,“你傻”,他們真的會變成一個沒用的傻瓜。一句話可以拯救一個人,也可以殺死一個人。而才能也是。
人們常說:“某某有才能,某某沒有才能”。然而才能不是有和無的問題,而是如何發揮出來的問題。社會上所謂的有才能的人,是指在適當的時機、用適當的方法發揮出潛能的人。而所謂的沒有才能的人,則是指在適當的時機沒有發揮出潛能的人。
在有才能的人周圍,一定有經常夸獎他的人,其本人也有附和這種煲詞而沾沾自喜的態度。因此“得意忘形、志得意滿”不是不得體的事情,而是一種讓人成長、面向未來展翅高飛的出色鈍感力。
四、鈍感力有益于維持婚姻
所謂結婚,就是性格、成長、教養、喜好、趣味和價值觀等方面存在若干差異的異性同伴,為一時的熱情所驅趕,而一起生活在狹小的空間里。時間久了,兩個人之間自然會出現各種不滿或不融洽的情況。
男女或夫妻之間,會出現若干種無所謂對錯的爭執,這不過是人的感覺或感性認識不同而已,如果造成感情失和就成了問題,因此鈍感力尤為重要。
如果一方克制不住自己,發脾氣,兩人就會吵架。這時,如果一方不太介意或保持距離,就不會有太大問題。人們常常把婚姻幸福掛在嘴邊,年老后也會意味深長地感慨“和你共度一生真是太好了!”其實,這是經歷長期忍耐后才有的真情流露,在夫妻雙方互相容忍的背后是卓越的鈍感力在支持和守護著兩個人。
五、感謝嫉妒和挖苦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時會發生被朋友或同事嫉妒、中傷或刁難的事情。這時,人們會難過,有時還會過于不安或焦躁,致使身心出現異常。
但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無視對方的存在,因為一般情況下,嫉妒或中傷別人的人,在各方面多不如對方。比如在公司內部,被嫉妒者往往是工作得力、不斷升遷的人,嫉妒者則是滯留在底層的人。而社會上,被嫉妒者一般是條件優越、生活幸福的人,嫉妒者則是自愧不如或心理異常的人。
這樣想,對中傷和嫉妒就無須那么介意。因為被人嫉妒往往是因為自己本身優秀,對方因過度羨慕而產生嫉妒。這種積極思考的原動力就是鈍感力。
即使別人說了令己不快的事情,也不要有過激反應,要認真思考,揣摩對方的心思。這種心胸寬廣的鈍感力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起到極大的作用。
>>>>>>>>>>>>>>>>>>>>>>>>>>>>>>>>>>>>>>>>>>>>>>>>>>>>>>>>>>>>
>>>>>>>>>>>>>>>>>>>>>>>>>>>>>>>>>>>>>>>>>>>>>>>>>>>>>>>>>>>>
? Honey_Jane 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